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电焊作业中存在的锰烟及铜烟,检修时刷漆、补漆作业中存在的苯系物等生产性毒物,是造成职业病不良影响的()因素。
第5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常以()的形式存在,污染环境,从而对人体产生毒害。
第6题:
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属于( )。
第7题:
蒸气
雾
烟
粉尘
第8题:
生产性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体内
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多数1~20um
烟是直径小于5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生产性毒物只能以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性环境中
第9题:
烟、尘
气体、蒸汽
气溶胶
固体、液体
气体、蒸汽、气溶胶
第10题:
液体、固体
气体、蒸气
气溶胶
烟、尘
气体、蒸气、气溶胶
第11题:
<0.1μm
0.1~0.5μm
0.5~1.0μm
1.0~5.0μm
>5.0μm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烟是生产性毒物的一种较常见的存在方式,其直径是()
第17题: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场所空气中最常见的存在形态()。
第18题:
生产性毒物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其中包括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的()。
第19题:
生产性毒物只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多数为10~20μm
烟是直径大于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性环境中
第20题:
固体、液体
气体、蒸汽
气溶胶
烟、尘
气体、蒸汽、气溶胶
第21题:
烟
气体
蒸气
雾
第22题:
气体
蒸汽
雾、烟
粉尘
第23题:
0.5~1.0μm
1.0~5.0μm
0.1~0.5μm
<0.1μm
>5.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