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甲用10斤大米与乙的20斤玉米交换,它们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10斤大米和20斤玉米有等量的价值,交换的是他们的价值,这是交易能够形成的基础。故本题选B。
更多“市场上,甲用10斤大米与乙的20斤玉米交换,它们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违背价值进规律的是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化,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甲用25斤玉米还上个月他欠乙的20斤大米,使他与乙之间借大米合同关系消灭,在合同法上这种现象称为( )

    A.替代履行

    B.代物清偿

    C.选择履行

    D.债的变更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大米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乙为买方。同时约定,甲将大米发货给丙,因为乙与丙签订了一份大米购销合同,乙为卖方,丙为买方。现甲发给丙的大米存在质量问题,为此,引起纠纷。丙应向:

    A:甲追究违约责任
    B:乙追究违约责任
    C:甲和乙追究违约责任
    D:甲或乙追究违约责任

    答案:B
    解析:
    对代为履行的责任承担问题,应坚持债的相对性原则。本题中,甲与乙之间存在合同债权,乙与丙之间存在合同债权,甲与丙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故丙不能向甲追究违约责任。

  • 第4题:

    使用IP电话打长途后再也不用担心要支付昂贵的电话费,IP电话之所以经济实惠,是因为从数据交换技术来看它采用的技术是(  )。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整体交换

    答案:C
    解析:
    分组交换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一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间时再送出。IP电话是建立在IP技术上的分组化、数字化传输技术。

  • 第5题:

    甲企业以价值300万元的办公用房与乙企业交换一处厂房,并向乙企业支付差价款100万元。在这次厂房交换中,乙企业不需缴纳契税,应由甲企业缴纳。()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核交换房屋业务契税的缴纳。根据规定,房屋交换中,交换价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货币的一方缴纳契税。本题中,多交付货币的一方是甲方,因此应该由甲方缴纳契税。

  • 第6题:

    离子交换树脂之所以能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离子交换的性能,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和水解反应。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不同商品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

    • A、它们有相同的效用
    • B、它们在市场上有相同的需求
    • C、它们有等量的价值
    • D、它们都凝结着等量的劳动

    正确答案:C,D

  • 第8题:

    如果对于甲消费者来说,以商品X代替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Y替代商品X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 B、甲用X向乙交换Y
    • C、甲用1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
    • D、甲用3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甲、乙双方发生房屋交换行为,当交换价格相等时,()契税。

    • A、由甲方缴纳
    • B、由乙方缴纳
    • C、由甲、乙双方各缴一半
    • D、甲、乙双方都不缴纳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多选题
    不同商品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
    A

    它们有相同的效用

    B

    它们在市场上有相同的需求

    C

    它们有等量的价值

    D

    它们都凝结着等量的劳动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如果对于甲消费者来说,以商品X代替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Y替代商品X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B

    甲用X向乙交换Y

    C

    甲用1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

    D

    甲用3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X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甲消费者来说,他愿意用3单位Y换取1单位X;对于乙消费者来说,他愿意用2单位X换取1单位Y。当甲用3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时,甲和乙都获得了最大化的效用,D项符合题意。

  • 第12题:

    单选题
    有价证券之所以能够买卖是因为它()。
    A

    具有价值

    B

    具有使用价值

    C

    代表着一定量的财产权利

    D

    具有交换价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Y替代商品X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A.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B.甲用X向乙交换Y

    C.甲用1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

    D.甲用3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


    参考答案:D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X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甲消费者来说,他愿意用3单位Y换取1单位X;对于乙消费者来说,他愿意用2单位X换取1单位Y。当甲用3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时,甲和乙都获得了最大化的效用,D项符合题意。

  • 第14题:

    市场上,甲用10斤大米与乙的20斤玉米交换,它们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

    A.它们在市场上有相同的需要
    B.它们有等量的价值
    C.它们的营养相等
    D.它们有不同的效用

    答案:B
    解析:
    甲用10斤大米与乙的20斤玉米交换,它们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10斤大米和20斤玉米有等量的价值,交换的是他们的价值,这是交易能够形成的基础。故本题选B。

  • 第15题:

    有价证券之所以能够买卖是因为它()。

    A:具有价值
    B:具有使用价值
    C:代表着一定量的财产权利
    D:具有交换价值

    答案:C
    解析:
    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它代表着一定量的财产权利,持有人可凭该证券直接取得一定量的商品、货币,或是取得利息、股息等收入,因而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和流通,客观上具有了交易价格。

  • 第16题:

    下列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Ⅰ.甲企业用账面价值100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换取乙公司的无形资产,乙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102万元
    Ⅱ.乙公司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甲公司以持有乙公司100%的股权,与丙公司的股东交换其持有的丙公司60%的股权
    Ⅲ.甲公司与乙公司同为丙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现甲公司以一台设备与乙公司一项专利交换,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
    Ⅳ.甲企业用公允价值200万元的房产换取乙公司的机器设备,并收到补价32万元

    A.Ⅰ.Ⅱ.Ⅳ
    B.Ⅰ.Ⅲ.Ⅳ
    C.Ⅰ.Ⅱ
    D.Ⅲ.Ⅳ

    答案:D
    解析:
    Ⅰ,持有至到期投资为货币性资产,Ⅰ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Ⅱ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其成本确定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Ⅱ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Ⅲ20÷(80+20)=20%<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注意,此处甲公司和乙公司尽管属于关联方,但只说明其交换资产可能导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从而影响非货币性资产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账面价值计量,但并不影响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认定);Ⅳ32÷200=16%<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将其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或由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企业属于非互惠转让,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以发行股票形式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相当于以权益工具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其成本确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第17题:

    以学术交流为例,如果甲和乙交换彼此研究的文章,是();任何两名或三名教授之间的合著关系则是生产性交换;乙根据甲的要求评论其文章,后来乙收到了来自于甲的评论作为回馈是互惠性交换;甲评论了乙的文章,乙评论了丙的文章,而丙又评论了甲的文章,这就是普遍性交换。

    • A、协商性交换
    • B、合作性交换
    • C、生产性交换
    • D、互惠性交换
    • E、普遍性交换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两种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

    • A、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 B、都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
    •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依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交换,是因为().

    • A、它们都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 B、它们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
    • C、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 D、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产品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厂商甲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4,厂商乙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则下述情况会发生()。

    • A、甲用1件L和乙交换1件K
    • B、甲用1件L和乙交换2件K
    • C、甲用3件K和乙交换1件L
    • D、甲用4件K和乙交换1件L

    正确答案:C,D

  • 第21题:

    单选题
    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这就是说,商品之间能够进行交换,是由于(  )。
    A

    它们双方都是有用的

    B

    它们双方都有价值

    C

    它们的价值是相等的

    D

    它们交换时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商品能够交换,是由于商品本身具有价值。

  • 第22题:

    多选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交换前后均作为存货核算。以下影响甲公司换入存货入账价值的项目有()。
    A

    乙公司支付的补价

    B

    乙公司换出存货的账面价值

    C

    甲公司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

    D

    甲公司换出存货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在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是减去收到的补价)再加上为换入资产而支付的相关税费来确定的,因此选项BD是错误的。

  • 第23题:

    单选题
    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5;那么有可能发生(  )。
    A

    乙用X向甲交换Y

    B

    乙用Y向甲交换X

    C

    甲用X向乙交换X、Y

    D

    甲用Y向乙交换X、Y

    E

    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正确答案: E
    解析:
    消费者甲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消费者乙的边际替代率等于5。这意味着甲愿意放弃1单位的X来交换不少于3单位的Y。因此,甲若能用1单位X交换到3单位以上的Y就增加了自己的福利;另一方面,乙愿意放弃不多于5单位的Y来交换1单位的X。因此,乙若能用5单位以下的Y交换到1单位的X就增加了自己的福利。由此可见,如果消费者甲用1单位X交换4单位的Y,而消费者乙用4单位Y交换1单位X,则他们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所以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乙用Y向甲交换X。

  • 第24题:

    单选题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依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交换,是因为().
    A

    它们都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

    它们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

    C

    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D

    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产品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任何商品中都包含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这个原因,不同商品才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交换,所以选择B项;A项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角度谈的,不符合题目要求,不入选;C项说法错误,不同的商品其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不入选;D项是为什么要交换的,而不是能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不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