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4岁,因发现右侧睾丸持续增大3个月,右侧阴囊疼痛1天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天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cm×8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实验室检查提示:甲胎蛋白(AFP):8μg/L(酶联免疫法测定),胸部X线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为明确诊断还需完善哪些检查( )A、睾丸超声
B、盆腔CT
C、腹部CT
D、PET-CT
E、肿瘤标志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乳酸脱氢酶(LDH)、胎盘碱性磷酸酶(PALP)
F、肿物穿刺活检
G、睾丸MRI
该患者初步诊断应排除的是( )【提示】患者血清HCG 23IU/L,LDH 88IU/L。A、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B、典型精原细胞瘤
C、卵黄囊瘤
D、畸胎瘤
E、绒癌
F、混合性睾丸肿瘤
该患者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提示】该患者初步诊断为睾丸肿瘤,高度怀疑精原细胞瘤,影像学资料提示肿瘤局限于睾丸和附睾,不伴有血管和淋巴管浸润,肿瘤浸润白膜,但尚未侵犯鞘膜,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且患者已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A、密切监测
B、辅助性放疗
C、辅助化疗
D、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E、靶向治疗
F、生物治疗
以下哪些信息可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提示】患者已确诊为精原细胞瘤。A、AFP正常
B、无肺外器官转移
C、HCG和LDH可为任何值
D、任何部位原发
E、肺外器官转移
F、睾丸或者腹膜后原发
第1题:
男,35岁。10岁时因右侧隐睾行睾丸固定术,近l个月以来右侧阴囊肿大伴疼痛,查体:右侧阴囊下垂明显,皮温不高,睾丸肿大,质硬,有明显沉重感,透光试验阴性。应初诊为( )。
第2题:
第3题:
患者男性,20岁,因暴力踢伤阴囊,出现睾丸疼痛,至急症,查体发现,患者阴囊皮肤淤血肿胀,右侧严重,右侧睾丸肿大,触痛明显。[假设信息]检查考虑右侧睾丸挫伤,无明显血肿,该病人最合理的治疗是()
A手术探查,睾丸白膜修补术
B对症镇痛、止血及抗感染治疗
C血肿清除术
D右侧睾丸切除术
E清创引流术
第4题: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睾丸持续增大1年,左侧阴囊疼痛1 d”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 d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 cm×8 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为明确诊断需检查A、阴囊彩色超声
B、盆腔CT
C、腹部CT
D、CT血管造影
E、肿瘤标志物:AFP、β-HCG、CA19-9、CEA
F、静脉尿路造影(IVU)
G、肿物穿刺活检
H、MRI
初步诊断为(提示 AFP 35 ng/ml。阴囊彩色超声:睾丸内软组织肿物,其内伴有低密度区,高度怀疑睾丸肿瘤伴继发出血。盆腔CT:未见明显异常。)A、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B、典型精原细胞瘤
C、卵黄囊瘤
D、畸胎瘤
E、胚胎癌
F、绒癌
G、混合性睾丸肿瘤
H、恶性淋巴瘤
该患者初步诊断应排除的是(提示 如果AFP 279 ng/ml,IVU检查未见异常。)A、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B、典型精原细胞瘤
C、卵黄囊瘤
D、畸胎瘤
E、胚胎癌
F、绒癌
G、混合性睾丸肿瘤
H、恶性淋巴瘤
该患者需要的进一步治疗是(提示 初步诊断为睾丸肿瘤,高度怀疑胚胎癌,睾丸根治性切除后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发现左侧腹主动脉旁3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约为1.5 cm。睾丸局部已侵犯白膜,但尚未侵犯精索。)A、主动脉旁淋巴结区放疗
B、左侧盆腔淋巴结区放疗
C、切除右侧睾丸
D、术后化疗
E、生物治疗
F、靶向治疗
G、密切观察随访
H、化疗配合自体骨髓移植
第5题:
患者男性,20岁,因暴力踢伤阴囊,出现睾丸疼痛,至急症,查体发现,患者阴囊皮肤淤血肿胀,右侧严重,右侧睾丸肿大,触痛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睾丸损伤
B睾丸扭转
C阴茎损伤
D急性睾丸炎
E急性附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