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性,5岁。B超发现右侧甲状腺一直径1.3cm实性结节,无包膜。颈部未探及肿大淋巴结。治疗方案选择A.密切随访B.内照射治疗C.手术切除D.服用甲状腺素片E.穿刺活检

题目

患儿,女性,5岁。B超发现右侧甲状腺一直径1.3cm实性结节,无包膜。颈部未探及肿大淋巴结。治疗方案选择

A.密切随访

B.内照射治疗

C.手术切除

D.服用甲状腺素片

E.穿刺活检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比例高,应手术切除。
更多“患儿,女性,5岁。B超发现右侧甲状腺一直径1.3cm实性结节,无包膜。颈部未探及肿大淋巴结。治疗方案选 ”相关问题
  • 第1题:

    6岁儿童,B超发现甲状腺右侧1.2cm实性结节,无包膜,颈周末探及肿大淋巴结.治疗为

    A.密切观察

    B.131Ⅰ治疗

    C.手术

    D.服用甲状腺干制剂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女性,21岁,颈部肿大2个月。查体:右叶甲状腺可触及一质硬结节,直径2cm,同侧颈淋巴结可及2个,质中,活动。B型超声:甲状腺右叶一低回声实性团块。为明确肿物良恶性,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颈部软组织像
    B、同位素扫描
    C、针吸细胞学检查
    D、血清降钙素测定
    E、右侧颈淋巴结活检

    答案:C
    解析:
    诊断甲状腺肿物良恶性最准确的检查为病理,因此选C。

  • 第3题:

    女性,29岁。因右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术中见甲状腺右叶多个囊实性结节,颈部无肿大淋巴结,行右叶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甲状腺内有5mm乳头状癌灶。进一步的处理应是

    A.甲状腺全切及颈淋巴结清扫术
    B.峡部及左叶部分切除术
    C.口服甲状腺素
    D.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答案:C
    解析:
    (P245)“诊断明确的甲状腺癌,有以下任何一条指征者建议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①颈部有放射史;②已有远处转移;③双侧癌结节;④甲状腺外 侵犯;⑤肿块直径大于4cm;⑥不良病理类型: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岛状细胞或分化程度低的变型;⑦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仅对满足以下所有条件者建议行腺叶切除:①无颈部放射史;②无远处转移;③无甲状腺外侵犯;④无其他不良病理类型;⑤肿块直径小于1cm。因良性病变行腺叶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者,若切缘阴性、对侧正常、肿块直径小于1cm,可观察;否则,须再行手术。手术是治疗髓样癌最有效手段,多主张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C对)。
    患者为青年女性,行甲状腺结节手术后病理显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mm(小于1cm),无淋巴结转移,根据考点还原,行保守治疗,予甲状腺素预防甲低(C对)

  • 第4题:

    6岁儿童,B超发现甲状腺右侧1.2cm实性结节,无包膜,颈周未探及肿大淋巴结,治疗为

    A. 密切观察
    B. 131I治疗
    C. 手术
    D. 服用甲状腺干制剂
    E.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比例高,应手术切除。

  • 第5题:

    女性,29岁。因右侧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甲状腺右叶直径1.5cm囊实性结节,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冰冻切片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应采取的手术方式是

    A.右侧腺叶切除术
    B.右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C.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D.甲状腺全切及颈淋巴结清扫术

    答案:B
    解析:
    7版外科P297。临床上可根据甲状腺肿瘤的特点来选择手术切除范围:①腺叶次全切除术仅适用于诊断为良性疾病,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孤立性乳头状微小癌。②腺叶加峡部切除术适用于肿瘤直径《1.5 cm,明确局限于一叶者。③近全切除术适用于肿瘤直径>1.5 cm,较广泛的一侧乳头状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者。④甲状腺全切除术适用于高度侵袭性乳头状、滤泡状癌,明显多灶性,两侧颈淋巴结肿大,肿瘤侵犯周围颈部组织或有远处转移者。该女性患者术中见甲状腺右叶(局限于一叶)直径1.5cm的结节,无淋巴结转移,且已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故首选右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