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现场,某人左腰部及下肢被倒塌砖墙压住,6小时后救出,4小时后送到医院。主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11.7/9.3kPa,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较健侧较弱,趾端发凉,无骨折征。拟诊断为A、创伤性休克B、肾挫伤C、左下肢挫伤D、左下肢血栓形成E、挤压综合征

题目

地震现场,某人左腰部及下肢被倒塌砖墙压住,6小时后救出,4小时后送到医院。主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11.7/9.3kPa,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较健侧较弱,趾端发凉,无骨折征。拟诊断为

A、创伤性休克

B、肾挫伤

C、左下肢挫伤

D、左下肢血栓形成

E、挤压综合征


相似考题
更多“地震现场,某人左腰部及下肢被倒塌砖墙压住,6小时后救出,4小时后送到医院。主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小时送抵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瘀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

    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是
    A.止痛
    B.左下肢固定
    C.镇静
    D.胸腔闭式引流
    E.吸氧

    答案:B
    解析:

    挤压伤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和休克称挤压伤综合征。休克治疗首选平衡液,等渗盐水加入1.25%碳酸氢钠溶液即为临床常用的平衡液。为防止挤压综合征毒素快速入血而发生毒血症或败血症,首先应左下肢固定。

  • 第2题:

    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的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小时送抵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

    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是
    A.止痛
    B.左下肢固定
    C.镇静
    D.胸腔闭式引流
    E.吸氧

    答案:B
    解析:
    1.挤压伤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和休克称挤压伤综合征。2.休克治疗首选平衡液,等渗盐水加入1.25%碳酸氢钠溶液即为临床常用的平衡液。3.固定,防止损伤血管,神经。

  • 第3题:

    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7小时救出,5小时后送抵医院。诉口渴,尿少,尿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瘀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

    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是
    A.止痛
    B.左下肢固定
    C.抗生素
    D.左下肢切开引流
    E.吸氧

    答案:B
    解析:

    1.患者肌肉丰富的部位左腰部及下肢长时间受压,解除挤压后出现尿量少,色暗红,提示血红蛋白尿,下肢明显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提示血栓形成或肢体远端张力过高,应诊断为挤压伤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常见于开放性伤口,表现为寒战高热、低血压等。肾挫伤常有鲜红色肉眼血尿,而不是暗红色血红蛋白尿。左下肢挫伤及骨折一般不会出现肾功能受损及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故答案为E。
    2.治疗挤压伤综合征时,应积极扩容(等渗盐水)防治休克,碱化尿液(1.25%碳酸氢钠溶液)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堵塞。挤压伤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K大量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将导致高钾血症,若输入库存血、血浆、代血浆,将导致血钾更高,一般不宜应用。抢救休克扩容时首选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不应首先输注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溶液。答案为D。
    3.对于该患者的急救,在补液纠酸的同时当然首选左下肢固定,以防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堵塞肾小管。答案为B。

  • 第4题:

    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小时送抵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

    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是
    A.止痛
    B.左下肢固定
    C.镇静
    D.胸腔闭式引流
    E.吸氧

    答案:B
    解析:
    1.挤压伤后出现肾衰竭和休克称挤压伤综合征。

  • 第5题:

    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7小时救出,5小时后送抵医院。诉口渴,尿少,尿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瘀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

    诊断首先考虑
    A.感染性休克
    B.肾挫伤
    C.左下肢挫伤
    D.骨折
    E.挤压伤综合征

    答案:E
    解析:

    1.患者肌肉丰富的部位左腰部及下肢长时间受压,解除挤压后出现尿量少,色暗红,提示血红蛋白尿,下肢明显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提示血栓形成或肢体远端张力过高,应诊断为挤压伤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常见于开放性伤口,表现为寒战高热、低血压等。肾挫伤常有鲜红色肉眼血尿,而不是暗红色血红蛋白尿。左下肢挫伤及骨折一般不会出现肾功能受损及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故答案为E。
    2.治疗挤压伤综合征时,应积极扩容(等渗盐水)防治休克,碱化尿液(1.25%碳酸氢钠溶液)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堵塞。挤压伤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K大量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将导致高钾血症,若输入库存血、血浆、代血浆,将导致血钾更高,一般不宜应用。抢救休克扩容时首选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不应首先输注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溶液。答案为D。
    3.对于该患者的急救,在补液纠酸的同时当然首选左下肢固定,以防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堵塞肾小管。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