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5岁,出生体重5kg,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以下哪一项 ( )A、先天性愚型B、重症肌无力C、脑瘫后遗症D、脊髓灰质炎后遗症E、佝偻病后遗症

题目
男孩,5岁,出生体重5kg,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以下哪一项 ( )

A、先天性愚型

B、重症肌无力

C、脑瘫后遗症

D、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E、佝偻病后遗症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男孩,5岁,出生体重5kg,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以下哪一项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孩,2岁8个月。尚不会独立行走,智力落后于同龄儿。体检:表情淡漠,眼睑轻度水肿,鼻梁较塌,手指粗短,皮肤粗糙,心率78次/分,腹较膨隆。下述检查哪一项对诊断有帮助( )。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小于胎龄儿是指

    A.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5百分位以下者
    B.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者
    C.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15百分位以下者
    D.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20百分位以下者
    E.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50百分位以下者

    答案:B
    解析: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者;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至90百分位之间;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者。

  • 第3题:

    以下关于新生儿分类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早期新生儿是出生后2周内的新生儿
    • B、胎龄超过41周为过期产儿
    • C、小于胎龄儿一定是早产儿
    • D、极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不足1000克者
    • E、可分别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和生后周龄进行分类

    正确答案:E

  • 第4题:

    男孩,5岁,出生体重5kg,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以下哪一项( )

    • A、先天性愚型
    • B、重症肌无力
    • C、脑瘫后遗症
    • D、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E、佝偻病后遗症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男孩,3岁。尚不会独立行走,智力亦落后于同龄儿。可能的诊断是()

    •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 B、21-三体综合征
    • C、苯丙酮尿症
    • D、粘多糖病
    • E、软骨发育不良
    • F、脑发育不全
    • G、佝偻病

    正确答案:A,B,C,D,F

  • 第6题:

    患儿,女,1岁半时诊断为"大型室间隔缺损",未经手术,6岁时来医院复查,其症状及体征除哪一项外,均可能出现()

    • A、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
    • B、反复呼吸道感染较幼儿期加重
    • C、活动耐力很差
    • D、哭闹后出现口唇发绀
    • E、杂音较前减轻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多选题
    男孩,3岁。尚不会独立行走,智力亦落后于同龄儿。可能的诊断是()
    A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B

    21-三体综合征

    C

    苯丙酮尿症

    D

    粘多糖病

    E

    软骨发育不良

    F

    脑发育不全

    G

    佝偻病


    正确答案: F,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男,5岁,出生体重5k,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B、重症肌无力

    C、先天性愚型

    D、脑瘫后遗症

    E、佝偻病后遗症


    参考答案:D

  • 第9题:

    患儿男性,5岁,因“出生时难产缺氧窒息,出生体重4kg,生后有新生儿黄疸,可独自站立,无法独立行走”来诊。查体:剪刀步,马蹄足,手足徐动,双下肢内收肌、小腿三头肌痉挛,膝关节屈曲痉挛,肌张力4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该患儿诊断为()

    • A、痉挛型脑瘫
    • B、混合型脑瘫
    • C、扭转痉挛
    • D、遗传性截瘫
    • E、手足徐动症
    • F、强直型脑瘫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男性,5岁。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出生时产程较长,体重5kg,生后较同龄儿发育晚。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B、重症肌无力
    • C、先天性愚型
    • D、脑瘫后遗症
    • E、佝偻病后遗症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以下关于新生儿分类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早期新生儿是出生后2周内的新生儿
    • B、胎龄超过41周为过期产儿
    • C、小于胎龄儿一定是早产儿
    • D、极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不足1000g者
    • E、可分别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和生后周龄进行分类

    正确答案:E

  • 第12题:

    男,5岁。出生体重5kg,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B、重症肌无力
    • C、先天性愚型
    • D、脑瘫后遗症
    • E、佝偻病后遗症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单选题
    男,5岁。出生体重5kg,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B

    重症肌无力

    C

    先天性愚型

    D

    脑瘫后遗症

    E

    佝偻病后遗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患儿,女,1岁半时诊断为"大型室间隔缺损",未经手术,6岁时来医院复查,其症状及体征除哪一项外,均可能出现()
    A

    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

    B

    反复呼吸道感染较幼儿期加重

    C

    活动耐力很差

    D

    哭闹后出现口唇发绀

    E

    杂音较前减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室间隔缺损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转归的掌握程度,错选率较高,达60%。主要错选答案是E,其次是D,个别选C和A。这是一道否定题,题目要求关键是:"哪一项除外"作为答案选择条件,而"均可能可现"作为排除答案条件。回答本题首先应抓住题目的重要信息,一个是大型室间隔缺损,另一个是病程6年未治疗;然后从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入手进行分析。由于正常情况下体循环压力大于肺循环,左心室压力大于右心室使血流从左室向右室分流,异常的血流旋涡是杂音形成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杂音响亮度与分流量呈正性相关。当存在较大的室间隔缺损时,左向右分流的血较多,使体循环血量减少,影响生长发育(A);同时由于体循环血量不足,患儿的活动耐力差(C)。由于患儿未治疗,室间隔缺损引起左向右分流的血量较大且持续,肺循环血量持续增加,致使肺小动脉发生痉挛。随着病程的进展,日久肺小动脉发生病理生理变化,中层和内膜层增厚,使肺循环阻力增加,从动力性逐转变为梗阻性肺动脉高压,使左向右分流减少,分流所形成的杂音也就减轻(E)。但尚未出现明确的肺高压前,仍应是左向右分流先心特点,在有致肺循环压力升高条件下出现右向左分流而呈现的暂时性青紫(D)。因此,答案E和答案D均可以出现。由于室间隔缺损较大,左向右分流量大,使肺循环血量增多,是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病理基础。但是,随着病程进展,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左向右分流量减少,肺血也相应减少,因此肺部感染的机会也减少。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发现答案B是不符合此规律。错答E的原因是对室间隔缺损杂音形成机制和肺高压时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理解不透彻,错选D、C、A是除未掌握室缺的基本表现外,还可能未注意是否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