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岁。左手撑地受伤1小时,伤后左肘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肱骨髁上部有环行压痛并且有异常活动。本病人应诊断为何种疾病( )。A.桡骨头半脱位B.软组织损伤C.肘关节后脱位D.桡骨小头骨折E.肱骨髁上骨折

题目

男,4岁。左手撑地受伤1小时,伤后左肘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肱骨髁上部有环行压痛并且有异常活动。本病人应诊断为何种疾病( )。

A.桡骨头半脱位

B.软组织损伤

C.肘关节后脱位

D.桡骨小头骨折

E.肱骨髁上骨折


相似考题
更多“男,4岁。左手撑地受伤1小时,伤后左肘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肱骨髁上部有环行压痛并且有异常活动。本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男,25岁,外伤后出现肘部关节肿胀,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是

    A.手臂功能障碍

    B.肘部剧烈疼痛

    C.是否可摸到尺骨鹰嘴

    D.肘后三点是否失去正常关系

    E.跌倒后因手掌撑地而受伤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患者男,6岁。摔倒时左手撑地,即出现左肘部疼痛、肿胀,桡动脉搏动减弱,局部检查明显压痛,有骨摩擦音,肘前方可扪到骨折断端。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桡骨头半脱位
    B.桡骨头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肱骨干骨折
    E.尺骨鹰嘴骨折

    答案:C
    解析:

    1.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儿童,外伤后肘部出现肿胀、疼痛及肘关节活动障碍,髁上部有明显压痛,甚至有异常活动和骨摩擦音,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引起肱动脉的压迫或受损。与肘关节脱位的区分在于肘关节的等腰三角形解剖关系仍存在。本病例为儿童,有手着地受伤史,左肘部出现疼痛、肿胀,桡动脉搏动减弱,也支持肱动脉受压,故可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故选C。
    2.桡神经损伤的典型畸形表现为垂腕,故选C。正中神经损伤后因鱼际肌萎缩而手掌显平坦,呈现"猿手"表现,故E不正确。尺神经损伤后小鱼际肌萎缩,可出现爪形手,故D不正确。腕损伤主要表现为疼痛,故A不正确。缺血性肌挛缩主要表现为早期患肢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端麻木、肿胀、苍白、发凉,感觉迟钝或丧失,晚期出现典型的Volkmann缺血性挛缩畸形,故B不正确。

  • 第3题:

    【单选题】某,16岁,伤后左肘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就诊,查:左肘关节明显肿胀,瘀斑,压痛,肘周径增大,尺骨鹰嘴向后突出,肘三角异常,肘关节固定于半屈伸位。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肘前脱位

    B.左肘后脱位

    C.左肱骨髁上骨折

    D.左尺骨鹰嘴骨折


    B

  • 第4题:

    患者男,25岁。外伤后出现肘部关节肿胀,可以帮助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表现是

    A、手臂功能障碍

    B、肘部剧烈疼痛

    C、是否触摸到尺骨鹰嘴

    D、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E、跌倒后因手掌撑地而受伤


    参考答案:D

  • 第5题:

    患者男,25岁。外伤后出现肘部关节肿胀,可以帮助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表现是

    A.手臂功能障碍
    B.肘部剧烈疼痛
    C.是否触摸到尺骨鹰嘴
    D.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E.跌倒后因手掌撑地而受伤

    答案:D
    解析:
    肘关节脱位后,肘部变粗,上肢变短,肘后凹陷,鹰嘴后突显著,肘后三角关系失常。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明显肿胀、压痛,功能障碍;伸直型骨折时,鹰嘴与远侧骨折端向后方突出,近折端向前移,外形如肘关节脱位,但保持正常的肘后三角,可有骨擦音、反常活动等,因此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表现为肘后三角关系有无失常。故答案为D。解题关键:掌握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表现为肘后三角关系有无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