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下列属于变形监测技术总结应表述的内容是()。
第3题:
对平原区松散地层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宜布设观测线,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
第4题:
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点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第5题:
监测网点布设,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变形体的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等能反映变形特征的敏感位置。
第6题:
下述对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中()不正确。()
第7题:
现状监测井
现状观测点
临时监测井
临时观测点
第8题:
+0.050m
+1.000m
+0.500m
-0.500m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现状监测井
现状观测点
临时监测井
临时观测点
第11题:
布置;
集中设置;
分散布设;
均匀布设。
第12题:
沿降落漏斗周边布设三条观测线
在降落漏斗范围内平行布设两条观测线
通过降漏斗中心布设相互垂直的两条观测线
第13题:
第14题:
在建筑物沉降观测过程中需要做()工作。
第15题:
挠度观测中观测点应沿基础的轴线或边线布设,每一轴线或边线上不得少于3点。
第16题:
通过沿河道布设的(),可对水情涨落变化实施监测,以反映其动态变化。
第17题:
平原区桥涵布设要点是什么?
第18题:
在进行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时,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任意点作为测站点。
第19题:
位移观测点
渗流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
水文观测站
第20题:
一个测区的基准点不应少于2个
变形观测点应选择在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位置
变形观测点应选择在既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又便于监测的位置
基准点宜选在地基稳固、便于监测和不受影响的地点
一个测区的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
第21题:
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第22题:
2
1
3
4
第23题:
四等水准测量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的布设
观测周期的确定
地面点的高程测量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