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水位为65.8m,见图20。距河300m处有一钻孔,孔中水位为68.5m,不透水层为水平面,高程为55.0m,土的渗透系数K=16m/d,单宽渗流量为( )。A、0.048L/s·m B、0.082L/s·m C、0.104L/s·m D、0.112L/s·m

题目
河中水位为65.8m,见图20。距河300m处有一钻孔,孔中水位为68.5m,不透水层为水平面,高程为55.0m,土的渗透系数K=16m/d,单宽渗流量为( )。

A、0.048L/s·m
B、0.082L/s·m
C、0.104L/s·m
D、0.112L/s·m

相似考题
更多“河中水位为65.8m,见图20。距河300m处有一钻孔,孔中水位为68.5m,不透水层为水平面,高程为55.0m,土的渗透系数K=16m/d,单宽渗流量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6-34中,水平不透水层上的细沙含水层渗透系数k,两廊道中水位为h1、h2, 相距l,则单宽渗流流量q是( )。



    答案:A
    解析:
    提示:参看集水廊道部分。

  • 第2题:

    一潜水含水层隔水底板水平,均质,各项同性,延伸范围很广,初始的含水层厚为10m,渗透系数为10m/d,有一半径为1m的完整井A,井中水位6m,在离该井100m的地点有一水位为8m的观测井B,请问井A的影响半径是( )km。

    A.12.5
    B.37.3
    C.5.25
    D.43.1

    答案:B
    解析:
    按裘布依假定的有关公式推求。

  • 第3题:

    一承压含水层厚度100m,渗透系数为10m/d,其完整井半径为1m,井中水位120m,观测井水位125m,两井相距100m,则该井稳定的日出水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某基坑降水采用7m长一级轻型井点,总管布置成环状,长度分别为40m和30m,基坑开挖4.0m,地下水位距地表面1.0m,不透水层在地面下8.3m,已知渗透系数K为15m/d,有效含水深度H0为7.3m其涌水量为()m3/d 。

    • A、1335.73
    • B、1231.50
    • C、2214.47
    • D、2041.69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计算题:已知坝内一扬压力观测孔口标高为262.40米,今测得孔口距孔内水面距离为10m,求孔内水面高程,若同时测得坝上下游水位分别为290m和240m,求该孔的渗压系数。


    正确答案: (1)孔内水面高程:H=262.40-10=252.40m
    (2)扬压系数:α=252.40-240/(290-240)=24.8%

  • 第6题:

    水位过程线的纵坐标为水位,横坐标为(),比例一般选择月或年水位变化幅度的1、2、5或10、1/10的倍数。

    • A、流量
    • B、距离
    • C、时间
    • D、起点距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低水延长方法中的断流水位为()

    • A、水位为零
    • B、河床最低点
    • C、流量等于零的水位
    • D、断面中死水区的水位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多选题
    在初始水位水平,单侧引渗的含水层中,距河无限远处的单宽流量等于零,这是因为假设()。
    A

    含水层初始时刻的水力坡度为零

    B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很小

    C

    在引渗影响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透速度为零

    D

    地下水初始时刻的渗透速度为零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以时间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可绘制出各测压管的水位过程线。
    A

    测压管水位

    B

    管口高程

    C

    渗流量

    D

    测压管长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情况标志该地区为不易浸没区的是(  )。
    A

    库岸或渠道由相对不透水岩土层组成,或调查地区与库水间有相对不透水层阻隔,且该不透水层的顶部高程高于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

    B

    调查地区与库岸间有经常水流的溪沟,其水位低于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

    C

    平原型水库的周边和坝下游,顺河坝或围堤的外侧,地面高程低于库水位地区

    D

    盆地型水库边缘与山前洪积扇、洪积裙相连的地方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不易浸没地区的判别标志:①库岸或渠道由相对不透水岩土层组成,或调查地区与库水间有相对不透水层阻隔,且该不透水层的顶部高程高于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②调查地区与库岸间有经常水流的溪沟,其水位等于或高于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CD两项为易浸没地区的判别标志。

  • 第11题:

    问答题
    计算题:已知坝内一扬压力观测孔口标高为262.40米,今测得孔口距孔内水面距离为10m,求孔内水面高程,若同时测得坝上下游水位分别为290m和240m,求该孔的渗压系数。

    正确答案: (1)孔内水面高程:H=262.40-10=252.40m
    (2)扬压系数:α=252.40-240/(290-240)=24.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
    A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影响

    B

    地下水位的下降会使土中自重应力增大

    C

    当地层中有不透水层存在时,不透水层中的静水压力为零

    D

    当地层中存在有承压水层时,该层的自重应力计算方法与潜水层相同,即该层土的重度取有效重度来计算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两项,地基中由于土体本身的有效重力而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重度计算,地下水位以下用浮重度计算。当地下水位下降后,土中有效自重应力会增加,因为水位降低部分的有效自重应力计算中的重度由有效重度变为了天然重度。C项,当地层中有不透水层(不透水的基岩或致密黏土层)存在时,不透水的静水压力为零,该层的重度为饱和重度,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为上面各土层的土水总重。D项,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它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潜水层是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潜水层有自由水面。潜水层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当地层中存在有承压水层时,该层的自重应力计算方法与潜水层不相同。

  • 第13题:

    含水层渗透系数K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确定的参数,一般是采用设置抽水试验孔获取相关资料而确定的。在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时,在承压水完整井的条件下,Q~S关系呈直线时,含水层渗透系数K,用下列( )公式(其中Q为出水量,m3/d;S为水位下降值,m;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H为自然状态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h为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m;L为过滤器长度,m;r为抽水井过滤器半径,m;R为影响半径,m)求得。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含水层渗透系数K,是水力坡度(又称水力梯度)等于1时的渗流速度(m/d)。

  • 第14题:

    两观测井A、B相距1000m,水位差为1m,含水层渗透系数K为5.0m/d,孔隙率为n=0.2,请问A、B之间地下水的实际平均流速是( )m/d。

    A.0.005
    B.0.001
    C.0.02
    D.0.025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某填埋场地下水控制系统,已知地下水排水管管间距L=1.6m,管道与基础隔水层之间距离为2m,距基础隔水层的最高允许水位5m,补给率为0.3m3/2(m·d),土壤渗透系数K为()

    • A、0.091m/d
    • B、0.0091m/d
    • C、0.00091m/d
    • D、0.000091m/d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以时间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可绘制出各测压管的水位过程线。

    • A、测压管水位
    • B、管口高程
    • C、渗流量
    • D、测压管长度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计算题:某水库的溢流坝选用实用堰,并选设平板闸门,共7孔,每孔宽10米,坝顶高程为43.36米,当水库水位为50.0米时,开启闸门E=2.5米,下游水位低于坝顶,不计行近流速。试计算通过溢流坝的流量。(已知N0=0.745-0.274e/H)


    正确答案: 闸上水头H=50.0-43.36=6.64
    E/H=2.5/6.64=0.375<0.75
    故为闸孔出流
    N0=0.745-0.274E/H=0.745-0.274×2.5/6.64=0.642
    Q=N0BE[2GH0]0.5=0.642×(7×10)×2.5[19.6×6.64]0.5=1282(米3/秒)

  • 第18题:

    下列情况标志该地区为不易浸没区的是()。

    • A、库岸或渠道由相对不透水岩土层组成,或调查地区与库水间有相对不透水层阻隔,且该不透水层的顶部高程高于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
    • B、调查地区与库岸间有经常水流的溪沟,其水位低于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
    • C、平原型水库的周边和坝下游,顺河坝或围堰的外侧,地面高程低于库水位地区
    • D、盆地形水库边缘与山前洪积扇、洪积裙相连的地方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在有入渗补给,且存在分水岭的河间含水层中,已知左河水位标高为H1,右侧水位标高为H2,两河间距为L,当H1>H2时,分水岭()
    A

    位于L/2处

    B

    靠近左河

    C

    靠近右河

    D

    不存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给水系统,自潜水层由管井取水,输送至配水厂清水池。管井取水泵扬程计算中的静扬程为()。
    A

    管井最低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B

    管井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差

    C

    管井内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D

    管井外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给水系统,自潜水层由管井取水,输送至配水厂清水池。管井取水泵扬程计算中的静扬程为()。
    A

    a、管井最低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B

    b、管井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差

    C

    c、管井内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D

    d、管井外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钻孔中进行压水试验,钻孔半径为110mm,试验段长度为2.0m;总压力为50m水柱高,稳定流量为40L/min。如试验段底部距隔水层的厚度大于试验段长度,渗透系数为()m/d。()
    A

    0.23

    B

    2.3

    C

    5.0

    D

    2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地区承压含水层厚20m,渗透系数为10m/d,地下水为一维流,沿地下水流向距离100m的两观测孔地下水位分别是80m和75m,试求单宽流量。

    正确答案: 据题意,J=5/100=0.05
    根据Darcy定律:q=KMJ得:
    Q.KMJ=10×20×0.05=10m2/d
    该地区含水层的单宽流量为10m2/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