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的坚固性是指骨料在()饱和溶液中经(C)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A、硫酸钠,三次B、硫酸钠,四次C、硫酸钠,五次D、碳酸钠,五次

题目
骨料的坚固性是指骨料在()饱和溶液中经(C)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A、硫酸钠,三次

B、硫酸钠,四次

C、硫酸钠,五次

D、碳酸钠,五次


相似考题
更多“骨料的坚固性是指骨料在()饱和溶液中经(C)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粗骨料坚固性试验的相关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是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法直接地判断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
    B.该方法是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法直接地判断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
    C.最后一次循环后,须将碎石里的硫酸钠洗净,洗净的检测方法采用化学滴定法.即在洗试样的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如果无白色沉淀,即说明硫酸钠已被洗净
    D.经浸烘循环后的失重率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应不大于3%,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的混凝土应不大于5%

    答案:A,C,D
    解析:
    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1)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温度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先升降25次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网篮底面距容器底面约30mm,网篮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mm,试样表面至少在溶液以下30mm;(2)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l055)℃的烘箱中烘4h,至此,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循环;待试样冷却至(20~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从第二次循环开始至第五次循环结束,浸泡及烘烤时间均为4h;(3)第五次循环完后,将试样置于(25~30)℃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在(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筛孔径为试样粒级下限的筛过筛,并称取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4)取冲洗试样的水若干毫升,滴入少量氯化钡(BaCl,)溶液,至无白色沉淀物为止;(5)对公称粒径大于20.0mm的试样部分,试验前后记录其颗粒数量,并作外观检查,描述颗粒的裂缝、开裂、剥落、掉边和掉角等情况所占颗粒数量,作为分析其坚固性时的补充依据,

  • 第2题:

    坚固性反映骨料的坚固程度和耐久性。


    正确

  • 第3题:

    32、坚固性反映骨料的坚固程度和耐久性。


    正确

  • 第4题:

    砂属于细骨料,其主要质量要求包括( )等。
    A、有害杂质
    B、体积稳定性
    C、颗粒级配
    D、粗细程度
    E、坚固性


    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骨料的分类和质量要求。砂的主要质量要求为:有害杂质、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砂的坚固性。参见教材P35。

  • 第5题:

    7、坚固性反映骨料的坚固程度和耐久性。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