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先拱后墙法施工时,边墙封口应在完成边墙砼灌注()后进行;①、8h②、16h③、24h④、36h ”相关问题
  • 第1题:

    明洞工程中,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 )施工。
    A.先拱后墙法
    B.墙拱交替法
    C.先墙后拱法
    D.跳槽挖井法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 )。
    A、先墙后拱法
    B、先拱后墙法
    C、墙拱交替法
    D、跳槽挖井法


    答案:B
    解析:
    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参见教材P134。

  • 第3题:

    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 )。
    A、先拱后墙法
    B、先墙后拱法
    C、墙拱交替法
    D、跳槽挖井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隧道的明洞工程和浅埋段工程。明洞工程:1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2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3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做拱圈,再做内侧边墙。4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待起拱线以上挖成后,采用跳槽挖井法先灌筑两侧部分边墙,再做拱圈,最后做其余边墙。5具备相应的机具条件时,可采用拱墙整体灌筑。参见教材P224。

  • 第4题:

    下列对山岭隧道的明洞施工技术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B、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
    C、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内侧边墙,继作拱圈,再做外侧边墙。
    D、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用跳槽法。


    答案:C
    解析:
    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作拱圈,再做内侧边墙。参见教材P134。

  • 第5题:

    当边坡松软易坍塌及明洞与暗洞衔接时,明洞施工宜采用( )。

    A.先墙后拱法
    B.先拱后墙法
    C.拱墙同时
    D.从下向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明洞施工一般采用先墙后拱法。当边坡松软易坍塌及明洞与暗洞衔接时,施工宜采用先拱后墙法。在仰坡暂能稳定的情况下,宜由内向外进行施工;在仰坡易坍塌的情况下,宜先将明洞拱圈浇筑到仰坡脚,再由内向外作洞内拱圈,并确保仰坡稳定。明洞与暗洞拱圈应连接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