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下列关于变更地籍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
分割点在原界址线上时,可依申请者埋设的()勘丈该分割点距两界址点距离后,计算分割点坐标。
第4题:
如果界址点已经测有解析坐标,则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勘丈数量()。
第5题:
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
第6题:
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cm。
第7题: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
第8题:
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厘米。
第9题:
图解法
勘丈法
坐标法
解析法
第10题: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
用检测数据与原勘丈数据检查
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
边界调整测量
第11题:
图是以机械方式绘制
将界址点及地物点展绘在图纸上,然后测绘地物和地貌
界址点和地物点的点位,通过平板仪或经纬仪配合水准尺,靠勘丈值确定
靠勘丈值确定,不计算界址点及地物点的坐标
图是以手工方式绘制
第12题:
标志物
界标
标识
勘丈器
第13题:
对于变更地籍测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检查界址点坐标的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
第15题:
在使用()法进行丈量边长时,相邻界址点间距、几何条件、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必须丈量,建筑物周边长等可选择性地丈量。
第16题:
对界址点坐标册的变更,以下()是正确的。
第17题:
有关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有()。
第18题:
下列关于应用模拟法测绘地籍图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19题: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进行界址测量。
第20题:
要适当增加
保持不变
可酌情减少
可适当增加或减少
第21题:
解析
部分解析
图解勘丈
勘丈解析
第22题:
±5
±7.5
±10
±15
第23题:
±5
±7.5
±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