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应用网格制图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专题制作时,将研究区域划定一张固定大小的网格,用网格内面积()的地块地类表示网格的地类,形成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数据。
第3题:
关于2级以上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的基础上进行。
第4题:
关于土地利用结构专题制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农用地能否转为建设用地,首先应当看其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规划用途。如果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即在建设用地区范围内,可以转为建设用地。
第6题:
土地利用强度专题制图法包括()。
第7题:
土地利用结构专题制图时,在数据量大、制图范围广的情况下,如果()太小,图面会表现不清楚,影响总体的效果,因此,应将土地用途归并到一级类。
第8题:
图解法
坐标法
宗地法
解析法
第9题:
比例尺
方向标
图例
注记
制图数据源
第10题:
最小
显红
最大
呈块状
第11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土地储备与土地的一级开发
土地储备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的一级开发与城乡规划
第12题:
关系距离法
几何图形法
宗地法
坐标法
网格法
第13题:
网格制图的关键是选择适当大小的网格,它决定了空间分布特征总体的图面表现效果,应根据制图区域的大小以及()图斑面积来确定。
第14题: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制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图件中的专题地图应包括()、图名、成图时间等要素。
第16题:
绘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根据它们的数量分布特征,利用聚类分析结果划分土地利用强度级别,作为专题制图的表示级别。
第17题:
选择合适的制图单元和制图方法才能准确反映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考虑()或网格法两种专题制图方法。
第18题:
用处理得到的城镇地类数据直接输出成图,来表现土地利用结构。但在数据量大、制图范围广的情况下,如果图斑太小,图面会表现不清楚,影响总体的效果,因此,应将土地用途归并到()类。
第19题:
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后,涉及修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通知下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相应修改,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后,涉及修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通知下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相应修改
第20题: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 土地
土地用途可以任意变更
土地用途的改变如果涉及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按法定程序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严禁私自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土地用途的改变均应按法定程序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报上一级机关批准
第21题:
图面
图形
数据值
图斑
第22题:
块状
最大
叠加
最小
第23题:
折线图
直方图
矩阵图
现状图
第24题:
一级
二级
甲级
乙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