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土地权利变更登记是土地变更登记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试分析引起土地权利变更的主要原因以及目前我国土地权利变更登记的种类。
第3题:
变更土地登记的类型有()
第4题:
我国土地登记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第5题:
我国土地登记的权利客体包括()。
第6题:
有关对土地登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7题:
不属于权利登记制度特点的是()。
第8题:
申请和调查,
申报、调查、审核、批准并造策登记,颁发证书的法律,
审核和批准,
立项、审核和批准
第9题:
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的其他权利,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土地处分权
第10题:
登记具有公信力
实行及时登记制度
房地产权属登记分别由不同的机关登记
是房地产权利动态登记
颁发权利证书
第11题:
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名称、地址变更登记
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注销土地登记
第12题:
登记机关只在登记簿上登记,不向土地权利人颁发土地权利凭证
地籍图可辅助说明登记簿的内容
登记簿上的编成采取物的编成主义
登记机关对土地登记进行实质性审查,并可要求经公告程序后方准予登记
土地经登记后,如有处分或设定负担,以及其他各种法律行为,须依照法定的契约方式,订立契约
第13题:
第14题:
我国的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特点有()。
第15题:
初始土地登记的工作程序为()。
第16题:
土地登记程序有()。
第17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土地登记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的其他权利提出()过程。
第19题:
土地登记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集体所有土地的()提出申报、调查、审核、批准并造策登记,颁发证书的法律过程。
第20题:
采用意思主义立法
采用实质审查主义
登记有公信力
登记簿的编成采取人的编成主义
颁发权利凭证
第21题:
采用意思主义立法
采取实质审查主义
不强制性登记
不颁发权利凭证
土地权利人以动态登记为主
第22题:
第23题:
经土地权利人或土地权利变动当事人,申请国家主管机关将申请人的土地权利记载于国家土地登记册的事实
是土地权利变动的公示原则的具体体现,是保证交易安全的必要法律手段
为保证土地登记的公信力,在土地登记过程中,国家主管土地登记的机关可以对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有关土地权利归属来源资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我国土地登记制度采取实质主义的登记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