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根据事实的存在方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
A.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B.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C.违法行为和合法行为
D.肯定式法律事实和否定式法律事实
第2题:
下列对于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事实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必须是必将到来的事实
B.必须是合法的事实,但可能违背道德
C.限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者消灭
D.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
第3题:
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事实行为是合法行为
B.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
C.事实行为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
D.事实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事实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商行为包括:()
第8题:
()是对土地实施事实变化行为或者法律变化行为的权能。
第9题: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事实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事实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自己的名义代替被代理人实施事实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事实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第10题:
法律行为和事实结果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交易行为和事实行为
法律结果和事实结果
第11题:
行政事实行为不会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民政机关根据行政给付决定发放特定人生活补助金的行为属于执行性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的实施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以产生法律效果为目的,但是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行政机关对相对人提供的咨询服务属于协商性行政事实行为
第12题:
事实行为
法律行为
既可能是事实行为也可能是法律行为
既不是事实行为也不是法律行为
第13题:
A、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或者国家政策发生变化
B、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是受相对人的贿赂或欺骗作出
C、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不明确
D、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可实施性
第14题:
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15题:
合同履行行为不要求债务人有行为能力的是( )
A.事实行为
B.法律行为
C.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D.事实行为或法律行为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法律权利的要素包括()。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占有权能
使用权能
收益权能
处分权能
第23题:
利益
自由行为
权能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