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表5-1列出了智能网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对应描述的字母,表5-2是智能网组成部分的描述,请将表5-1中应填入(n)处的对应名称或字母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表5-1 表5-2 智能网组成 部分名称 对应描述的字母 智能网组成部分的描述 ( 1 ) B A 提供智能网业务所需的语音功能 业务管理系统SMS ( 3 ) B 存放智能网业务逻辑和用户数据等 智能外设IP ( 4 ) C 实现智能网业务的呼叫处理和交换业务 业务交换点SSP ( 5 ) D 存放业务控制数据、用户数据、网络数据等 ( 2

题目

【问题1】表5-1列出了智能网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对应描述的字母,表5-2是智能网组成部分的描述,请将表5-1中应填入(n)处的对应名称或字母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表5-1 表5-2 智能网组成 部分名称 对应描述的字母 智能网组成部分的描述 ( 1 ) B A 提供智能网业务所需的语音功能 业务管理系统SMS ( 3 ) B 存放智能网业务逻辑和用户数据等 智能外设IP ( 4 ) C 实现智能网业务的呼叫处理和交换业务 业务交换点SSP ( 5 ) D 存放业务控制数据、用户数据、网络数据等 ( 2 ) F E 负责业务逻辑、业务数据、用户数据的管理和业务监测及业务量管理 业务数据点SDP ( 6 ) F 提供友好图形界面,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新业务逻辑 

【问题2】智能网概念模型是一个四层平面模型,包括(1) 、全局功能平面(GFP)、分布功能平面(DFP)和(2) 。 (3)是(1)中的最小描述单位,一个业务是由一个或多个(3)组合而成的。 为了提供灵活的业务生成功能,智能网提供了一些与具体业务(4) 关的小功能块,称作“业务独立构件SIB”,利用这些标准的、可重用的功能块,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搭配出不同的(3) ,进而构建不同的业务。 分布功能平面由一组被称为(5)的软件单元组成,每个(5)完成智能网的一部分特定功能,如呼叫控制、业务控制等。 智能网中的业务交换点、业务控制点等都可以看作是(2)上的一个物理节点,一个物理节点上可以包含一个到多个(5) ,不同(5)之间的协调可以通过基于(6)信令的智能网标准协议INAP来实现。


相似考题
更多“表5-1列出了智能网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对应描述的字母,表5-2是智能网组成部分的描述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题五(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公司要开发一个招投标市场计算机管理软件项目,具体项目描述如表 5-1。表 5-2表示分解的项目工作先后顺序。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 (5 分)

    请根据表 5-1 的项目描述,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完成项目里程碑甘特图。

    【问题 2】 (6 分)

    请根据表 5-2,计算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完成表 5-3,并将计算结果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问题 3】 (4 分)

    在描述网络计划图时,由于节点表示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进而有多种形式的网络计划图,如单代号或双代号网络图等。

    图 5-1 是网络计划图中节点的一种表示方法。依据图 5-1 的节点表示格式及工作代码为 141 的节点示例图(如图 5-2 所示),完成图 5-3 所示工作代码为 122的节点图,将答案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正确答案:

  • 第2题:

    表a列出了智能网组成部分及协议的名称及其对应描述的字母,表b是智能网组成部分功能及协议的描述,请在a中将应填入(n)处的对应名称或字母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正确答案:
    (1)INAP(或智能网应用部分)
    (2)SSP(或业务交换点)
    (3)D
    (4)A
    (5)B
    (6)F

  • 第3题:

    某公司要开发一个招投标市场计算机管理软件项目,具体项目描述如表5-1。表5-2表示分解的项目工作先后顺序。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7、【问题1】请根据表5-1的项目描述,在对应位置完成项目里程碑甘特图。表5-1 项目描述

    18、【问题2】请根据表5-2,计算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完成表5-3,并将计算结果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19、【问题3】在描述网络计划图时,由于节点表示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进而有多种形式的网络计划图,如单代号或双代号网络图等。图5-1是网络计划图中节点的一种表示方法。依据图5-1的节点表示格式及工作代码为141的节点示例图(如图5-2所示),完成图5-3所示工作代码为122的节点图,将答案填到对应位置。


    答案:
    解析:

    18、(1)50(2)70(3)70(4)80(5)80(6)110
    19、20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问题1]甘特图(Gantt chart)是在20世纪初由亨利·甘特开发的。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或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本题甘特图的绘制如下图。
    18、[解析]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1.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始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方法如下:(1)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

    (3)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2.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节点,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计算方法如下:(1)某工作的总时差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2)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3)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因此,本题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及最迟完成时间为:

    19、[解析] 1.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2.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本题根据3个节点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得到122节点的图示如下:

  • 第4题:

    智能网实现方法描述正确地是:()。

    • A、将电信交换中心改造为SSP(业务交换点),使其能识别智能呼叫事件并触发智能业务
    • B、改造后的SSP能够处理智能网SCP下发的控制命令,完成呼叫的接续
    • C、所有都在原有交换机上实现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依托于智能电网及其伴生的智能信息通信系统,拓展网络服务功能,以智能电网电力光纤到户助推“三网融合”,其中“三网”不包括()。

    • A、电力网
    • B、广播电视网
    • C、电信网
    • D、互联网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哪些为智能网的组成部分?()。

    • A、IP
    • B、SCP
    • C、SSP
    • D、SMS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智能网业务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业务控制点、信令转接点、智能外设、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等几个部分组成。

  • 第8题:

    简述智能天线的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以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如果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基带进行处理,使得辐射方向图的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用户来波方向,就能达到提高信号的载干比,降低发射功率,提高系统覆盖范围的目的。智能天线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天线阵元、模数转换、自适应处理器、波束成型网络

  • 第9题:

    国网公司《加快推进“互联网+”营销服务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中要推进电费抄核收智能化,实现()、智能核算、电子账单、在线交费。

    • A、在线抄表
    • B、自动抄表
    • C、主动抄表
    • D、智能抄表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问答题
    智能网体系结构中有哪几个组成部分?简述其各自的功能。

    正确答案: 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数据点(SDP)、智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SCE)等几个部分组成。SSP是连接现有PSTN以及ISDN与智能网的连接点,提供接入智能网功能集的功能。SCP是智能网的核心构件,它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SDP提供数据库功能,接受SCP和SMS的访问,执行操作并回送结果。IP是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SMS由计算机系统组成,SMS一般具备5种功能,即业务逻辑管理、业务数据管理、用户数据管理、业务监测以及业务量管理。SCE的功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智能网实现方法描述正确地是:()。
    A

    将电信交换中心改造为SSP(业务交换点),使其能识别智能呼叫事件并触发智能业务

    B

    改造后的SSP能够处理智能网SCP下发的控制命令,完成呼叫的接续

    C

    所有都在原有交换机上实现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智能天线的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以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如果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基带进行处理,使得辐射方向图的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用户来波方向,就能达到提高信号的载干比,降低发射功率,提高系统覆盖范围的目的。智能天线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天线阵元、模数转换、自适应处理器、波束成型网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表a列出了 GSM系统中的网元设备,试从表b中选取最恰当的有关设备目的或功能的描述,将应填入(n)处的对应字母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正确答案:
    (1)B
    (2)D
    (3)F
    (4)E
    (5)A
    (6)I
    (7)H
    (8)G
    (9)M
    (10)K

  • 第14题:

    智能网体系结构中包含的主要物理实体或其相应功能的描述如表5-1所示,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表5-1

    物理实体

    主要功能描述

    (1)

    具有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和业务交换功能

    (2)

    智能网核心设备,主要完成业务控制功能

    (3)

    存储智能业务处理所需的用户及网络数据

    IP

    (4)

    (5)

    对智能网业务的开通、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

    SCE

    (6)


    正确答案:
    (1)业务交换点(SSP)
    (2)业务控制点(SCP)
    (3)业务数据点(SDP)
    (4)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
    (5)业务管理系统
    (6)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

  • 第15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某公司要开发一个招投标市场计算机管理软件项目,具体项目描述如表5-1。表5-2表示分解的项目工作先后顺序。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7、【问题1】请根据表5-1的项目描述,在对应位置完成项目里程碑甘特图。表5-1 项目描述



    18、【问题2】请根据表5-2,计算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完成表5-3,并将计算结果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19、【问题3】在描述网络计划图时,由于节点表示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进而有多种形式的网络计划图,如单代号或双代号网络图等。图5-1是网络计划图中节点的一种表示方法。依据图5-1的节点表示格式及工作代码为141的节点示例图(如图5-2所示),完成图5-3所示工作代码为122的节点图,将答案填到对应位置。



    答案:
    解析:
    17、

    18、(1)50(2)70(3)70(4)80(5)80(6)110
    19、20
    【解析】
    试题五[分析]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问题1]甘特图(Gantt chart)是在20世纪初由亨利·甘特开发的。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或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本题甘特图的绘制如下图。
    18、[解析]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1.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始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方法如下:(1)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



    (3)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2.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节点,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计算方法如下:(1)某工作的总时差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2)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3)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因此,本题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及最迟完成时间为:




    19、[解析] 1.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2.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本题根据3个节点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得到122节点的图示如下:

  • 第16题:

    简述长网造纸机网部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组成部分:胸辊,成形板,案辊,挡水板,案板(脱水板),湿吸箱,真空吸水箱,伏辊,饰面辊等。
    主要作用:
    ①形成均匀的纤维层;
    ②脱水稳定,减少纤维,填料流失;
    ③把已经形成的纸幅脱水到一定干度;

  • 第17题:

    关于第一类市场的智能抄表,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智能电表,国网省重点关注新增招标;南网省重点关注替换招标。
    • B、智能气表,关注全国四大燃气龙头,关注本地燃气运营企业合作和表具企业拓展。
    • C、智能水表,关注3800家自来水公司和表具企业拓展。
    • D、智能热表,关注6000家供热公司,关注本地热力公司和热能表厂合作推广。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试述ITU对智能网的特征的描述?


    正确答案: 智能网的特征也可以说是智能网的目标,包括:
    ①有效地使用信息处理技术;
    ②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
    ③网络功能模块化;
    ④重复使用标准的网络功能来生成和实施新的业务;
    ⑤网络功能灵活地分配在不同的物理实体中;
    ⑥网络功能可移植至不同物理实体中;
    ⑦通过独立于业务的接口,网络功能间实现标准的通信;
    ⑧业务用户可以控制由用户所规定的业务属性;
    ⑨标准化的业务逻辑管理。

  • 第19题:

    阐述智能网中智能外设(IP)的定义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 IP(IntelligentPeriphcral)是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通常具有各种语音功能,如语音合成,播放录音通知,接收双音双频拨号,进行语音识别等等。IP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务地可以作为SSP的一部分,它接受SCP的控制,执行SCP业务逻辑所指定的操作。若在网络中的集中设立IP,其功能为其它交换机共享,可以节省经济投资,同时有利于语音资源的统一管理,便于放音内容经常变化的业务的开展。

  • 第20题:

    以下有关TELLIN智能网的正确描述是:()

    • A、一套智能网设备中,SMP是可选设备,SCP和SCE是必选设备。
    • B、SCE的功能是业务处理和控制,它是智能网的核心设备。
    • C、IP和SSP必须分离设置,不能合为一个整体。
    • D、SAU是SCP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智能网业务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业务控制点、信令转接点、智能外设、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等几个部分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在智能网系统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其中放通知音主要由()完成。

    正确答案: SSP,SAU,SCP,SDP,SMP,SSP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ITU对智能网的特征的描述?

    正确答案: 智能网的特征也可以说是智能网的目标,包括:
    ①有效地使用信息处理技术;
    ②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
    ③网络功能模块化;
    ④重复使用标准的网络功能来生成和实施新的业务;
    ⑤网络功能灵活地分配在不同的物理实体中;
    ⑥网络功能可移植至不同物理实体中;
    ⑦通过独立于业务的接口,网络功能间实现标准的通信;
    ⑧业务用户可以控制由用户所规定的业务属性;
    ⑨标准化的业务逻辑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