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准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上有如下特点的物品:一是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需要减少任何其他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二是排他性,即只有对商品支付了价格的人才能消费该商品。( )属于准公共物品。
A.灯塔
B.城市绿化
C.图书馆
D.供应煤气
第2题:
第3题: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第4题:
关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下面各项中正确的是()
第5题:
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对有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增加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第6题:
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则()。
第7题:
当公共物品用既定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来后,增加消费者数量需要额外增加成本。()
第8题: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
第9题:
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大于零
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
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小于零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
第10题:
消费者数量不多
生产成本为零
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除在外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对于公共产品的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16题: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第17题: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消费品的生产。
第18题:
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
第19题:
公共物品的特征中,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集团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长,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
第20题: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对公共产品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其原因有()。
第21题:
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
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
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
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减少
第22题:
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别人的消费,且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不引起消费成本增加
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会减少别人的消费,且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会引起生产成本增加
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别人的消费,且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会引起生产成本增加
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别人的消费,且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