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题目
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考题
更多“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内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应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且不应少于10根。

    A.30%
    B.10%
    C.20%
    D.40%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内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应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应少于10根。

    A.30%
    B.10%
    C.20%
    D.40%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对于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的控制要求,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要求(  )

    A. 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
    B. 端承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主
    C. 摩擦端承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辅,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
    D. 端承摩擦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主,以设计桩长控制为辅

    答案:A,B
    解析:
    A项正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6.2.3条第1款规定,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项正确,第6.2.3条第2款规定,端承桩必须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
    CD两项错误,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端承摩擦桩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控制为辅,摩擦端承桩桩管入土深度控制以贯入度为主,以控制标高为辅。

  • 第4题:

    对嵌岩灌柱桩钻芯孔的深度要求( )

    A.钻芯孔进入桩底以下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0米
    B.探明桩底以下3-5d桩径范围内的岩土性状
    C.桩端以下3d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无岩体临空面
    D.无正确答案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对地基基础工程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触探检查的内容包括( )。

    A.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B.浅埋软弱下卧层
    C.浅埋突出硬层
    D.对大直径挖孔桩,应逐孔检验孔底的岩土情况
    E.对人工挖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

    答案:A,B,C
    解析:
    考核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的设备、检验深度及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触探检查的内容包括: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硬层,浅埋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或基础稳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