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相结合,但并不改变各自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叫化合物。A对B错

题目
两种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相结合,但并不改变各自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叫化合物。

A

B


相似考题
更多“两种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相结合,但并不改变各自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叫化合物。”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必须是连续的

    B.线性链表中的表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C.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但表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D.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且各元素的存储顺序也是任意的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下列关于线性链表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必须是连续的

    B.线性链表中的表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C.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但表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D.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且各元素的存储/顷序也是任意的


    正确答案:D
    解析: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的结点空间是动态生成的,它们在内存中的地址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不连续的。

  • 第3题:

    A、B、C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1-8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_____,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解题指要】 根据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16所示)可知,A位于第二周期,B、C位于第三周期.所以,若设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7)和(x+9).

    根据题意得:(x+7)+(x+9)=4x,即x=8.
    由此可知A是8号元素氧,其元素符号是O,B是15号元素磷,C

  • 第4题:

    在多数合金材料中,两种元素结合后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在铁碳合金中,固溶体有溶质原子、溶剂原子,化合物是()。


    正确答案: Fe3C

  • 第5题:

    两种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相结合,具有新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称为()。

    • A、化合物
    • B、铁素体
    • C、机械混合物
    • D、固溶体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则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是()。

    • A、1:1
    • B、4:1
    • C、1:2
    • D、1:4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化学中,把性质相同的一类原子叫(),即同种原子的总称。

    • A、分子;
    • B、元素;
    • C、物质;
    • D、离子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是什么?原子的各原子参数之间相互有何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到每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稀有气体时,第一电离能的数值达到最大。这是由于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层没有变化,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的结果。同一族的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的,这是因为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变大,有效核电荷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的原因。
    原子参数常包含原子半径、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它们分别表示了原子性质的各个方面,但各原子参数在周期表中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规律都是由于原子内电子有规律性排布的结果。

  • 第9题:

    判断题
    两种元素按一定的原子数比例化合,形成与元素晶格类型及性质完全不同的复合体,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称为化合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两种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相结合,具有新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称为()。
    A

    化合物

    B

    铁素体

    C

    机械混合物

    D

    固溶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把电子引向自己的能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已知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中,A和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正确答案: A2B3
    解析:
    由于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而其化合物中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3,可知化合物中A、B元素都不止一个,假设化学式为AxBy,则7x:2y=7:3,可知,x:y=2:3.

  • 第13题:

    下列关于线性链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必须是连续的

    B.线性链表中的表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C.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但表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D.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且各元素的存储顺序也是任意的


    正确答案:D
    解析: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的结点空间是动态生成的,它们在内存中的地址可以是连续的,也可能是不连续的。

  • 第14题: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F钢是在超低碳钢中添加钛, 铝等元素,将钢中残余微量碳和氮元素原子固定成为碳及氮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使钢中铁素体成为纯净的组织。

    B.IF钢是在超低碳钢中添加铌,铝等元素,将钢中残余微量碳和氮元素原子固定成为碳及氮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使钢中铁素体成为纯净的组织。

    C.IF钢是在超低碳钢中添加铌,镁等元素,将钢中残余微量碳和氮元素原子固定成为碳及氮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使钢中铁素体成为纯净的组织。

    D.F钢是在超低碳钢中添加铝,镁等元素,将钢中残余微量碳和氮元素原子固定成为碳及氮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使钢中铁素体成为纯净的组织。

    E.结构钢是在超低碳钢中添加钛,铝等元素,将钢中残余微量碳和氮元素原子固定成为碳及氮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使钢中铁素体成为纯净的组织。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把电子引向自己的能力。()


    答案:对
    解析:

  • 第16题:

    两种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相结合,但并不改变各自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叫化合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硼族元素的原子都是()电子原子,在硼的化合物中,硼原子的最大配位数是()。硼和铝都是亲()元素。


    正确答案:缺;4;氧

  • 第18题:

    元素的化合价就是这种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时得失或转移的电子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叫元素的()。

    • A、分子
    • B、原子核
    • C、同位素
    • D、原子序数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两种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相结合,具有新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叫化合物。通常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硬度,低的塑性,()也较大。

    • A、强度
    • B、脆性
    • C、韧性
    • D、延伸率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叫元素的()。
    A

    分子

    B

    原子核

    C

    同位素

    D

    原子序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两种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相结合,但并不改变各自的晶体结构,在晶格中各元素原子的相互位置是固定的,叫化合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原子吸光谱技术是将待测元素的化合物在()下进行试样原子化,使其变为原子蒸气。

    正确答案: 中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