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
B错
第1题:
检验过的零件经修理后必须()
第2题:
工作中高速旋转的零件,经修理后若可能改变其平衡性能,则装配前应进行平衡试验。
第3题:
某零件经过修理后可完全恢复技术要求的标准,但修理成本非常高,该件应定为()。
第4题: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修理工艺中,不属于修配工艺内容的是()。
第5题:
增安型电气设备采用铝导线与连接件连接时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不能直接连接。
第6题:
增安型电气设备修理时以及修理后重新组装时,内部的旋转件与静止零件的间距应不小于标准规定。
第7题:
()是指不符合修理技术标准,但通过修理能使其符合技术标准且经济合算的零件。
第8题:
有时为了修理钣金或零件,需要拆卸与之相邻的未损坏零件,修好后,需重新将零件装复的作业称为()。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可用零件
需修零件
报废零件
易损零件
第11题:
按抽样方案重新检验
修理后重新检验
用另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检验
去除缺陷和整修后安原制造工艺规程继续加工
第12题:
标准修理法
定期修理法
检查后修理法
技术管理修理法
第13题:
维修水泵注意的四大环节:正确拆卸;零件的清洗、检查、修理或更换;精心的组装;组装后的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各部件间隙的调整。
第14题:
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编制具体的修理计划,明确规定设备的修理日期的是()。
第15题:
一般零件的修理周期,应比重新制作的周期要短。
第16题:
用堆焊法修理零件时()应()或(),以防零件变形。
第17题:
增安型电气设备接线盒内接线端子损坏,应该用与原来的零件不相同的备件更换。
第18题:
增安型电气设备接线盒的修理,应保证不同电位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以及接线的紧固方式。
第19题:
()是指不符合修理技术标准,且无法修理或无修理价值的零件。
第20题:
保留
换新
安修理尺寸换新
A或B或C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可用零件
需修零件
报废零件
易损零件
第23题:
绝缘空间
间距
爬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