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
B错
第1题:
避雷针是由针的尖端放电作用,中和雷云中的电荷而不致遭雷击。()
第2题:
消雷器是利用金属针状电极的(),中和雷云电荷,从而不致发生雷击现象。
第3题:
消雷器是利用金属针状电极的电磁感应原理,使雷云电荷被中和,从而不致发生雷击现象
第4题:
大气中带有电荷的雷云对地电压可高达几亿伏。当雷云同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的强度时,会发生激烈放电,并出现闪电和雷鸣现象。
第5题:
电气设备附近遭受雷击,在设备的导体上感应出大量与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形成过电压,称为()。
第6题:
消雷器是利用金属针状电极的尖端放电原理,使雷云电荷被中和,从而不致发生雷击现象。
第7题:
感应雷是地面物体附近发生雷击时,由于()和()引起的雷电现象。
第8题:
雷电是一种雷云对带不同电荷的物体进行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
第9题:
在电气设备(例如架空电力线路)的附近不远处发生闪电,虽然雷电没有直接击中线路,但在导线上会感应出大量的和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形成()。
第10题:
直接雷击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
雷电反击过电压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设置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元器件及线路应符合该区域的防爆等级要求
一级电压的架空线路严禁跨越储罐区、桶装油品区、收发油作业区、油泵房等危险区域的上空
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泵房的门外和装卸作业操作平台扶梯入口处等应设导除人体静电接地装置
罐区应增设消雷器,利用金属针状电极的尖端放电原理,减弱雷电场,从而防止了被保护物遭受雷击
第13题:
感应雷是地面物体附近发生雷击时,由于()和()而引起的雷电现象。
第14题:
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周围的金属物,由于雷电感应产生很高的电压而击穿空气发生放电,这种雷称为()。
第15题:
下列有关消雷器描述正确的有()
第16题:
预防直接雷击的措施是设置防雷装置,主动引发()放电,消除雷云中的电荷,保护设备免遭雷击。
第17题:
在防雷装置中用以接受雷云放电的金属导体称为消雷器。
第18题:
雷云电荷直接对建筑物、构建物及电气设备放电称()。
第19题:
当雷云较低时,会在地面较高的突出物上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电电荷与雷云所带来电荷相反而发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感应雷云。
第20题:
雷击:雷云对大地及地面物体的()现象。
第21题:
雷电是带异性电荷雷云的强烈碰撞现象。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