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1)熔池金属的重力。平焊位置熔池金属的重力有利于熔池的稳定,空间位置焊接时往往破坏熔池的稳定性,是焊缝成形变坏。(2)电磁力。压力差使熔池金属形成在熔池中心处的金属向下流,在熔池四周处的金属流向熔池中心的涡流。金属流动时,熔池中心的高温金属把热量带向熔池底部而使熔深加大。(3)表面张力。熔池金属由于各处成分和温度的不均匀,各处表面张力大小不同,这样形成表面张力梯度,表面张力梯度促进液态熔池金属的流动并对熔池形状和焊缝成形产生影响。(4)焊接电弧力。熔化金属和电弧使熔池中心热量高,熔深加大。(5)电弧的静压力和动压力。使熔池表面凹陷,熔深相应增大。(6)熔滴冲击力。它对指状熔深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熔滴的过渡频率和进入熔池时的速度越高,形成的凹穴就越深。
更多“分析熔池所受到的力及其对焊缝成型的规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焊缝焊瘤是指焊缝末端收弧处的熔池未被填充满,在凝固收缩后形成的凹坑。

    A

    B



  • 第2题:

    在CO2焊接中生成的FeO能大量溶于熔池金属中,使焊缝成形及其力学性能下降,还会产生_________和夹渣等缺欠。


    气孔

  • 第3题:

    分析电弧中电磁收缩力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该力对电弧、熔池和熔滴过渡的影响。


    增大

  • 第4题:

    电极(焊丝)前倾时,电弧力对熔池液体金属后排作用减弱,阻碍了电弧对熔池底部母材的加热,故焊缝厚度()
    减小

  • 第5题:

    分析焊接参数和工艺因素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


    1、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1)焊接电流I越大→熔深H↑、熔宽B↑、余高h↑; (2)电弧电压U越大→H↓、B↑、h↓; (3)焊接速度v越快→H↓、B↓、h↓。 2、工艺因素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1)坡口和间隙: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坡口和间隙尺寸越大,焊缝的余高越小。 (2)电极(焊丝)倾角:焊丝前倾时,熔深减小,熔宽增大,余高减小。焊丝后倾,相反。 (3)焊件倾角:上坡焊时,熔深大,熔宽窄,余高大;下坡焊时,熔深减小,熔宽增大,余高减小。 (4)焊件材质和厚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焊件厚度增加,散热增加,熔宽和熔深都减小。 (5)焊剂、焊条药皮和保护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