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钳子的使用规则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活动扳手、管钳子不准加装套管,不准用二个扳手咬合使用或用扳手代替手锤使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用来剥去导线的外层保护套皮的钳子为()。

    • A、尖嘴钳子
    • B、鸭嘴钳子
    • C、拨皮钳子
    • D、斜口钳子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使用钢丝钳(电工钳子)固定导线时应将导线放在钳口的()

    • A、前部
    • B、后部
    • C、中部
    • D、上部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普通螺纹工作塞规止规的使用规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普通螺纹工作塞规止规的使用规则是允许与螺纹两端部分旋合,但不超过两个螺距;对三个或少于三个螺距的内螺纹不应完全旋和通过。

  • 第5题:

    使用托盘天平时,应使用()取放砝码。

    • A、手
    • B、小钳子
    • C、镊子
    • D、随意工具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天平的使用规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同一实验或分析项目,只能使用同一台天平和砖码;
    2.称量前后检查天平完好,并保持天平清洁;
    3.所称物品不能超重,且不能直接放到盘内;
    4.砝码必须用镊子夹;
    5.所称物体必须与室温相同。

  • 第7题:

    使用管钳子时,一手应放在钳子头上,一手对钳柄均匀用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802.11使用的MAC技术是什么?简述其规则。


    正确答案: 在802.11系列标准中,涉及物理层的有4个标准:802.11、802.11b、802.11a、802.11g。
    802.11标准是IEEE于1997年推出的,它工作于2.4GHz频段,物理层采用红外、DSSS(直接序列扩频)或FSSS(跳频扩频)技术,共享数据速率最高可达2Mbps。
    采用的是 CSMA/CA(CA:Collision Avoidance,冲突避免),这有别于传统以太网上的CSMA/CD(CD://Collision Detection,冲突检测)
    C.SMA/CA协议
    为了尽量减少数据的传输碰撞和重试发送,防止各站点无序地争用信道,无线局域网中采用了与以太网CSMA/CD相类似的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冲突防止)协议。CSMA/CA通信方式将时间域的划分与帧格式紧密联系起来,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发送,实现了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
    W.LAN媒体访问控制(MAC)层采用的CSMA/CA(CSMA/Collision Avoidance)协议,由于在RF传输网络中冲突检测比较困难,所以该协议用避免冲突检测代替802.3协议使用的冲突检测,采用冲突避免机制尽量减小冲突碰撞发生的概率,以提高网络吞吐性能与迟延性能。协议使用信道空闲评估(CCA)算法来决定信道是否空闲,通过测试天线能量和决定接收信号强度RSSI来完成。并且使用RTS、CTS和ACK帧减少冲突。数据加密与普通局域网的等同加密(WEP)算法一样,使用64位密钥和RC4加密算法。
    当发射端希望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测介质是否空闲,若是介质为空闲时,送出RTS(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RTS信号包括发射端的地址、接收端的地址、下一笔数据将持续发送的时间等信息,接收端收到RTS信号后,将响应短信号CTS(Clear To Send),CTS信号上也RTS内记录的持续发送的时间,当发射端收到CTS包后,随即开始发送数据包,如图5 所示,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将以包内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的数值来检验包数据是否正确,若是检验结果正确时,接收端将响应ACK包,告知发射端数据已经被成功地接收。当发射端没有收到接收端的ACK包时,将认为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而一直重新发送包。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IEEE 802.11 MAC综合了两种工作方式: 分布控制(DCF)和中心控制(PCF)两种工作方式:
    1.分布控制方式(DCF),类似CDMA/CD,利用载波监听机制,适用于分布式网络,传输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普通分组数据, 支持无竞争型实时业务及竞争型非实时业务。
    2.中心控制方式(PCF),建立在DCF工作方式之上并且仅支持竞争型非实时业务,适用于具备中央控制器的网络。

  • 第9题:

    扁铲、尖铲的安全使用规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无卷边、裂纹、缺口,作业时戴好防护眼镜。
    (2)铲削时对面不准有人或应没遮护。
    (3)禁止铲淬火工作,被铲过的部位不准用手摸,金属屑不准用嘴吹或用手直接清除。

  • 第10题:

    钳子使用时必须将物件夹牢后再用力切割或扭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填空题
    夹紧虎钳时,不得使用()或用手锤击钳子把。

    正确答案: 套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使用管钳子时,一手应放在钳子头上,一手对钳柄均匀用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不准用普通活扳子当()使用。

    • A、锤子
    • B、钳子
    • C、专用扳子
    • D、凿子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用钳子加料锻造时,钳子应握在身体的侧面,严禁将钳子对准()及腹部,不得把手指放在两钳之间。


    正确答案:身体正面

  • 第15题:

    钳子的齿口的作用是什么?()

    • A、剪切电线、铁丝
    • B、剖切软电线的橡皮
    • C、紧固或拧松螺母
    • D、切断电线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减压器安全使用规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氧气瓶等放气和打开减压器时,动作必须缓慢,否则当迅速打开阀门时,减压器工作部分的气体受绝热压缩而温度大大升高,可能使有机材料制成的零件着火烧坏,并可能导致减压器的完全烧坏;
    (2)安装减压器之前,要略打开氧气瓶阀门,吹除污物,以防灰尘和水分带入减压器;
    (3)装卸减压器时必须注意防止管接头丝扣滑牙,以免旋装不牢而射出;
    (4)减压器冻结时,要用热水或蒸气解冻,绝对不能用火焰或红铁烘烤;
    (5)应经常检查减压器的性能是否正常;
    (6)各种气体的减压器不能换用。

  • 第17题:

    在下套管过程中要时常检查钳子吊筒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因为钳子吊筒出问题,会导致钳子落下伤人。

  • 第18题:

    升高或降低吊线时,必须使用(),不许肩扛推拉

    • A、紧线器
    • B、钳子
    • C、保安带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夹紧虎钳时,不得使用()或用手锤击钳子把。


    正确答案:套管

  • 第20题:

    切割加工紫铜管时禁止使用()。

    • A、割刀
    • B、钢锯
    • C、钳子
    • D、银钎锡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使用管钳子应注意哪几点?


    正确答案: 1.活爪,齿纹,齿轮,螺母完整灵活。
    2.不许加套管接长使用或用锤打,禁止当撬棍手锤使用。
    3.合理调整钳口,操作时把牢站稳,用力不得过猛。

  • 第22题:

    使用切断机切割短于()m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


    正确答案:400

  • 第23题:

    问答题
    802.11使用的MAC技术是什么?简述其规则。

    正确答案: 在802.11系列标准中,涉及物理层的有4个标准:802.11、802.11b、802.11a、802.11g。
    802.11标准是IEEE于1997年推出的,它工作于2.4GHz频段,物理层采用红外、DSSS(直接序列扩频)或FSSS(跳频扩频)技术,共享数据速率最高可达2Mbps。
    采用的是 CSMA/CA(CA:Collision Avoidance,冲突避免),这有别于传统以太网上的CSMA/CD(CD://Collision Detection,冲突检测)
    C.SMA/CA协议
    为了尽量减少数据的传输碰撞和重试发送,防止各站点无序地争用信道,无线局域网中采用了与以太网CSMA/CD相类似的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冲突防止)协议。CSMA/CA通信方式将时间域的划分与帧格式紧密联系起来,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发送,实现了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
    W.LAN媒体访问控制(MAC)层采用的CSMA/CA(CSMA/Collision Avoidance)协议,由于在RF传输网络中冲突检测比较困难,所以该协议用避免冲突检测代替802.3协议使用的冲突检测,采用冲突避免机制尽量减小冲突碰撞发生的概率,以提高网络吞吐性能与迟延性能。协议使用信道空闲评估(CCA)算法来决定信道是否空闲,通过测试天线能量和决定接收信号强度RSSI来完成。并且使用RTS、CTS和ACK帧减少冲突。数据加密与普通局域网的等同加密(WEP)算法一样,使用64位密钥和RC4加密算法。
    当发射端希望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测介质是否空闲,若是介质为空闲时,送出RTS(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RTS信号包括发射端的地址、接收端的地址、下一笔数据将持续发送的时间等信息,接收端收到RTS信号后,将响应短信号CTS(Clear To Send),CTS信号上也RTS内记录的持续发送的时间,当发射端收到CTS包后,随即开始发送数据包,如图5 所示,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将以包内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的数值来检验包数据是否正确,若是检验结果正确时,接收端将响应ACK包,告知发射端数据已经被成功地接收。当发射端没有收到接收端的ACK包时,将认为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而一直重新发送包。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IEEE 802.11 MAC综合了两种工作方式: 分布控制(DCF)和中心控制(PCF)两种工作方式:
    1.分布控制方式(DCF),类似CDMA/CD,利用载波监听机制,适用于分布式网络,传输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普通分组数据, 支持无竞争型实时业务及竞争型非实时业务。
    2.中心控制方式(PCF),建立在DCF工作方式之上并且仅支持竞争型非实时业务,适用于具备中央控制器的网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