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缓刑考验期满2年后,又犯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甲不能适用缓刑B.76岁的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于乙应当宣告缓刑C.16周岁的丙因犯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年,数罪并罚法院决定合并执行3年,对丙应当宣告缓刑D.丁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但只要其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就可以适用缓刑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缓刑考验期满2年后,又犯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甲不能适用缓刑B.76岁的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于乙应当宣告缓刑C.16周岁的丙因犯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年,数罪并罚法院决定合并执行3年,对丙应当宣告缓刑D.丁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但只要其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就可以适用缓刑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缓刑考验期满2年后,又犯诈骗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考验期限为5年。缓刑考验期的第4年,某甲又犯交通肇事罪,但未被发现,缓刑考验期满后第2年才被发现。对其应如何处理:( )。

    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有期徒刑3年

    B.撤销缓刑,将盗窃罪与交通肇事罪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对交通肇事罪判处刑罚,原盗窃罪所判刑罚不再执行

    D.考验期满,原盗窃罪所判刑罚不再执行,交通肇事罪也不再追究


    正确答案:B
    解析:参见《刑法》第77条的规定。

  • 第2题:

    以下哪些情况,被告人构成累犯?( )
    A.甲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犯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6年,又犯间谍罪
    C.丙因实施恐怖活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6年,又犯煽动国家分裂罪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同时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又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下列哪一种情形成立累犯:( )
    A.甲(30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在缓刑期满后的第2年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B.乙(35岁)犯寻蛑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期间严重违反规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后第3年又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C.丙犯(35岁)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执行2年后被假释,假释考验期内,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D. 丁(40岁)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1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的第6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答案:B
    解析:
    考点:累犯的成立条件及其认定
    讲解: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因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因此不构成累犯。但如果缓刑被撤销,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后的5年内再犯新罪的,成立累犯。因此A项不构成累犯,B项构成累犯,当选。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的,因不满足原判刑罚执行完毕的条件,因此也不构成累犯,C项不当选。(注意:被假释的犯罪分子,S假释期满之H起计算5年期限,而不是G假释之H起计算。D项中,丁犯后罪的时间不在5年内,故不构成累犯。因此D项不当选。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第4题:

    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B.乙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盗窃罪判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C.丙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7年后假释。假释考验期内第2年,丙犯抢劫罪,应当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D.丁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经过缓刑考验期后,发现丁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2年,犯故意伤害罪,应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丁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假释的禁止适用对象。根据《刑法》第81条的规定,假释的条件包括:(1)前提条件——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3)实质条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消极条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 第5题:

    下列哪一种情形成立累犯:( )

    A.甲(30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在缓刑期满后的第2年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B.乙(35岁)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期间严重违反规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后第3年又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 刑5年
    C.丙犯(35岁)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执行2年后被假释,假释考验期内,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D. 丁(40岁)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1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的第6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答案:B
    解析:
    考点:累犯的成立条件及其认定
    讲解: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因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因此不构成累犯。但如果缓刑被撤销,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后的5年内再犯新罪的,成立累犯。因此A项不构成累犯,B项构成累犯,当选。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因不满足原判刑罚执行完毕的条件,因此也不构成累犯,C项不当选。(注意: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自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5年期限,而不是自假释之日起计算。)D项中,丁犯后罪的时间不在5年内,故不构成累犯。因此D项 不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