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题目

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购买了15万元假币。以20元兑100元的价格卖给乙10万元假币。剩余5万元,甲用其中的2万元夹杂真币3万元作为过节费送给了某税务人员,请日后关照,赌博输掉3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

    A.购买、出售假币罪与行贿罪,实行并罚

    B.购买、出售假币罪、诈骗罪、行贿罪与赌博罪,数罪并罚

    C.购买、出售假币罪、非法使用假币罪,从一重罪处罚

    D.购买、出售假币罪、行贿罪与非法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答案:A
    解析:
    使用假币罪中的“使用”既可以合法的方式使用假币,例如,持假币去商店购物,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假币,例如,持假币参与赌博。B项构成《刑法》第171条第2款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C项中甲的行为不构成使用假币,但不排除非法持有假币。D项实质是甲出售假币,构成《刑法》第171条第1款出售假币罪。

  • 第3题:

    以下有关使用假币罪的陈述,错误的有:()

    A:甲将5万美元假币给自己的妻子,妻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此假币买回一套高级家具。甲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B:乙将假币6万元送给自己的父母,并告诉他们这是假币。乙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C:丙赌博输了5000元,无钱偿还,于是和债主商量,是否可以用假币5万元进行偿还,债主同意并接受了这些假币。丙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D:丁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出示一沓100万元的假币,以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丁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使用假币罪的认定。详解: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使用,是指将伪造的货币当做真实的货币而予以流通的行为。一般来说,接受货币的一方,并不知道该货币属于假币,因此这种使用行为带有欺骗的性质。D项中,丁的假币没有进行流通,丁的行为最多构成诈骗罪;C项中,丙使用假币时,债主知道这是假币,所以丙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B项中乙告知父母这是假币,并且假币没有进行流通;A项中,甲的妻子用假币购买家具不是甲的意思,所以也不构成使用假币罪。

  • 第4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 )。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假币换取真币
    C.甲在与乙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乙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乙1万元的真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规定》第4条:使用假币罪是指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数额较大的……”。“使用”是指将假币取代真币在经济交易中运用,即用于流通,如正常的买卖活动,也有的用作赌资非法活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案件追诉标准的 规定》第19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的规定,数额较大的起点 为四千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项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将假币用于流通,其行为构成以假币换取货币 罪。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 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C项中曱的行为是为了取信于乙,其行为不构 成使用假币,但不排除非法持有假币。D项的行为不属于正常的买卖活动,其行为实质构成了出售假币罪。

  • 第5题: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A.购买、运输假币罪 B.诈骗罪
    C. 持有、使用假币罪 D.赌博罪


    答案:A,C
    解析:
    。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缴纳罚款,行为侵害的法益是金融秩序,而不是财产权,属于典型的使用假币行为,而不是诈骗,B项不选。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根据题目的交代,乘警只是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赌博行为显然情节显著轻微,不属于《刑法》上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情况,赌博罪不能成立,D项不选。

  • 第6题:

    甲欠乙人民币1800元,经乙多次催讨,甲提议用其购得的(无法查证)假人民币 8000元偿还,乙表示同意并收下。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甲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乙的行为构成持有假币罪
    B.甲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乙的行为构成窝藏赃物罪
    C.甲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乙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D.甲、乙的行为均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

    答案:A
    解析:
    依据《刑法》第172条的规定,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甲明知是假币而用于还债,构成使用假币罪;乙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构成持有假币罪。因此,A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