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分别为某国有工厂的厂长和会计,在该厂转制过程中甲要求乙隐匿100万元的国有资产,过一段时间两人均分。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事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后在上级机关对该厂审计过程中,甲、乙主动向有关部门交代了犯罪事实。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甲、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B.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C.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自首D.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

题目

甲和乙分别为某国有工厂的厂长和会计,在该厂转制过程中甲要求乙隐匿100万元的国有资产,过一段时间两人均分。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事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后在上级机关对该厂审计过程中,甲、乙主动向有关部门交代了犯罪事实。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

A.甲、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B.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C.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D.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甲、乙两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属于贪污罪既遂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故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只有D选项认定正确。
更多“甲和乙分别为某国有工厂的厂长和会计,在该厂转制过程中甲要求乙隐匿100万元的国有资产, ”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和妹妹在甲工厂流水线做工。张某想跳槽到待遇更高的乙工厂,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提出了辞职。因乙工厂与甲工厂是竞争对手,甲工厂老板以开除张某妹妹作为要挟,要求张某辞职后不得到乙工厂工作。甲工厂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权利。

    A.取得劳动报酬
    B.选择职业
    C.平等就业
    D.劳动保护

    答案:B
    解析:
    考点: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原则。甲工厂的行为侵犯了张某选择职业的权利。

  • 第2题:

    甲和乙分别为某国有企业的厂长和会计。在该厂转制过程中甲要求乙隐匿200万元的国有资产,过一段时间两人均分。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事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后在上级机关对该厂审计过程中,甲、乙主动向有关部门交代了犯罪事实。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B.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C.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D.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

    答案:A,B,C
    解析:
    甲、乙两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属于贪污罪既遂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故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只有D选项认定正确。

  • 第3题:

    甲和乙分别为某国有工厂的厂长和会计,在该厂转制过程中甲要求乙隐匿100万元的国有资产,过一段时间两人均分。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事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后在上级机关对该厂审计过程中,甲、乙主动向有关部门交代了犯罪事实。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 不正确的?( )
    A.甲、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B.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C.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D.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


    答案:A,B,C
    解析:
    甲、乙两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炒股,属于贪污罪既遂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故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只有D选项认定正确。

  • 第4题:

    甲工厂借用乙公司的一套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慎将某部件弄坏,于是甲工厂提出买下这套设备,乙公司同意以2万元的价格出售。在甲工厂支付价款前,甲的厂房意外失火,设备被烧毁。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甲工厂已经取得了设备所有权
    B.在这套设备被烧毁时,所有权仍属于乙公司
    C.这套设备灭失的风险应由甲工厂承担,所以甲工厂仍应支付2万元价款
    D.甲工厂和乙公司的该约定违反物权法主义,所以无效


    答案:A,C
    解析:

  • 第5题:

    甲原任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通过两名储户介绍,认识了乙。乙提出为甲拉100万元存款,并要求从甲的分理处贷款80万元,甲同意。后通过乙介绍,某研究所将100万元人民币存人该行。同时乙使用他人身份证、已失效的某公司营业执照和伪造的某研究所公章等手段,甲也未经审查,遂双方签订了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以某研究所100万元存款作质押物,骗取80万元贷款。甲、乙分别构成何种犯罪?()

    A:甲构成玩忽职守罪
    B:乙构成诈骗罪
    C:甲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答案:C,D
    解析:
    【考点】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贷款诈骗罪。详解:《刑法》第167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19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5)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甲是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属国有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他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被诈骗,故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乙的行为依法构成贷款诈骗罪。依此,CD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