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有关调查取证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实,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B.涉及国家秘密的材料,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取证据C.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D.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被通知不予准许的,可以向被申请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题目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有关调查取证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实,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

B.涉及国家秘密的材料,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取证据

C.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

D.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被通知不予准许的,可以向被申请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有关调查取证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对于损害国家利益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根据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B.根据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C.根据其规定的内容,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D.根据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参考答案:C

  • 第2题:

    下列有关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实,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
    B.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法院应当主动依职权调查取证
    C.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
    D.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被通知不予准许的,可以向该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答案:A
    解析:
    考点:法院调查取证
    讲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5条规定,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的是指以下情形:(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6条规定,除该规定第15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査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可见,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实,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査取证,故A项说法正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7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 法院调查收集证据:(1)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 调取的档案材料;(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3)当事人及其诉讼 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可见,涉及国家秘密的材料应当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而不是法院依职权主动调取,故B项的说法错误。《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査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 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答复。据此,当事人及 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査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而不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故C项的说法错误。D项中,应当是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而非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故D项的说法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项。

  • 第3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需要经过我国主管机关批准。


    为确保航行安全,司机应当留在车内值班

  • 第4题: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实,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
    B: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法院应当主动依职权调查取证
    C: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
    D: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被通知不予准许的,可以向该法院的上级法院申请复议

    答案:A
    解析:
    【考点】法院调查取证。详解:《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5条规定,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的是指以下情形:(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据此,A项正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7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据此,涉及国家秘密的材料应当由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而不是由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故B项错误。《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答复。”据此,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而不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故C项错误。D项,应当是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而非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故D项错误

  • 第5题:

    下列有关法院取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实,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

    B.涉及国家秘密的材料,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取证据。

    C.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被通知不予准许的,可以向被申请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D.大陆法系国家,法院取证是例外。


    A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5条规定,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的是指以下情形:(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6条规定,除该规定第15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可见,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实,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故A项说法正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7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1)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可见,涉及国家秘密的材料应当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而不是法院依职权主动调取,故B项的说法错误。《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答复。据此,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而不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故C项的说法错误。D项中,应当是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而非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故D项的说法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