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题 甲某是私营企业主,一年之内,甲某采取伪造账簿等手段共偷逃应缴税额达30万元,占其应缴税额的15%。税务机关发现后,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但甲某拒绝缴纳,并在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上门征缴时,甲某纠集数名职工殴打税务工作人员,将其中一人打成重伤、一人打成轻伤。对甲某的行为:(  )A.以偷税罪和抗税罪数罪并罚B.以偷税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C.以偷税罪、抗税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D.偷税行为和抗税行为具有牵连关系,择一重罪论处

题目

第 37 题 甲某是私营企业主,一年之内,甲某采取伪造账簿等手段共偷逃应缴税额达30万元,占其应缴税额的15%。税务机关发现后,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但甲某拒绝缴纳,并在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上门征缴时,甲某纠集数名职工殴打税务工作人员,将其中一人打成重伤、一人打成轻伤。对甲某的行为:(  )

A.以偷税罪和抗税罪数罪并罚

B.以偷税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C.以偷税罪、抗税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D.偷税行为和抗税行为具有牵连关系,择一重罪论处


相似考题
更多“甲某是私营企业主,一年之内,甲某采取伪造账簿等手段共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60 题 甲某做服装批发零售的个体生意,其在商务往来中欠了供货商乙某货款2万元人民币,在乙某索要欠款时,甲某因为生意亏损,便伪造了某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券2万元,并以该债券抵了2万元的欠款,乙某并未发现该债券为伪造。对此,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某构成诈骗罪

    B.甲某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C.甲某构成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

    D.甲某构成伪造公司债券罪


    正确答案:AD
    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和伪造公司债券罪,为牵连犯。

  • 第2题:

    伪造会计账簿行为是指采取涂改、挖补或者其他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的行为。( )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采取涂改、挖补或者其他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的行为属于变造会计账簿行为。

  • 第3题:

    甲某原系某乡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某厂征用村里土地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作废收款收据等手段套取征地补偿费10万元,据为已有。对于本案应当如何认定?( )A.甲某构成侵占罪B.甲某构成贪污罪C.甲某构成诈骗罪D.甲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B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成员利用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执行行政管理工作时的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 第4题:

    张某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8岁的女儿,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张某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


    参考答案:错误

  • 第5题:

    某单位会计张某受用涂改手段,将金额为1000元的购货发票为4000元。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该行为属于( )。

    A.伪造会计凭证

    B.变造会计凭证

    C.伪造会计账簿

    D.变造会计账簿


    正确答案:B
    (1)伪造会计资料,包括伪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是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为前提来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目的在于以假充真;
    (2)变造会计资料,包括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是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以歪曲事实真相。

  • 第6题:

    甲某为骗取贷款伪造了某储蓄所储蓄章和行政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然后伪造150万元的存单数份,并在一天之内从五个银行分别抵押贷款五笔共700万元。案发时有600万元贷款被甲某挥霍一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某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B:甲某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甲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C:甲某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D:甲某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不属于连续犯

    答案:B,C
    解析:
    【考点】连续犯与牵连犯。详解:(1)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多次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本题中的甲某,基于诈骗贷款的这一个犯罪故意,在一天之内连续从五个银行进行贷款诈骗,属于连续犯。(2)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行为,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又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甲某为了骗取贷款(主犯罪目的),实施伪造储蓄所公章、印制空白存单、伪造巨额存单的行为(手段行为)、诈骗行为(目的行为),触犯了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数个罪名),属于牵连犯,应当择一重罪论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项。

  • 第7题:

    大家都认为初三的甲某比较厉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三的乙某借钱,乙某因惧怕甲某,被迫将每天吃早点钱和其他零钱,共1000余元交给了甲某。事发后,甲某说:是乙某主动给的,我又没犯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甲单位会计王某采用涂改手段,将金额为10000元的购货发票改为40000元。根据《会计法》有关规定,该行为属于()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伪造会计账簿
    • D、变造会计账簿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钱某系私营企业主,自2000到2002年采取伪造帐薄等手段共偷逃应缴税额达到35万多元(这两年度其应缴税额约80万元)。2003年4月,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上门征缴钱某2002年第一季度税款时,钱某纠集数名职工殴打税务工作人员,将其中一人打成重伤、一人打成轻伤。对钱某的行为构成:()

    • A、偷税罪
    • B、抗税罪
    • C、妨害公务罪
    • D、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A,D

  • 第10题:

    多选题
    甲某为骗取贷款伪造了某储蓄所储蓄章和行政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然后伪造150万元的存单数份,并在一天之内从五个银行分别抵押贷款五笔共700万元。案发时有600万元贷款被甲某挥霍一空。关于甲某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甲某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B

    甲某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甲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C

    甲某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D

    甲某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不属于连续犯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多次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本题中的甲某,基于诈骗贷款的这一个犯罪故意,在一天之内连续从五个银行进行贷款诈骗,属于连续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行为,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又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甲某为了实现骗取贷款的犯罪目的,实施伪造储蓄所公章、印制空白存单、伪造巨额存单的行为与诈骗行为,触犯了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数个罪名,属于牵连犯,应当择一重罪论处

  • 第11题:

    判断题
    大家都认为初三的甲某比较厉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三的乙某借钱,乙某因惧怕甲某,被迫将每天吃早点钱和其他零钱,共1000余元交给了甲某。事发后,甲某说:是乙某主动给的,我又没犯罪。()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王某假冒甲公司的名义签发汇票,记载甲公司为付款人,收款人为乙,乙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其后果为    (    )
    A

    王某的行为构成伪造票据,汇票无效

    B

    甲公司为被伪造人,应向善意持票人乙、丙承担票据责任

    C

    甲公司为被伪造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D

    王某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私营企业主李某欠税80多万元,经税务机关多次催缴,李某拒不缴纳,现税务机关决定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不在强制执行范围之内。

    A.银行存款

    B.小轿车

    C.仓库里的商品

    D.家用的电视机


    正确答案:D
    解析:按规定,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 第14题:

    某甲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10岁的儿子,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某甲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错

  • 第15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A.甲某伪造张某的护照并出售

    B.乙某变造孙某的社会保障卡并出售

    C.丙某伪造赵某的驾驶证,并用于年审

    D.丁某购买了甲某伪造的王某的身份证


    参考答案:ABCD?

  • 第16题:

    钱某是一民营企业主,在该企业经营的两年之内,钱某采取伪造账簿等不法手段共偷逃应缴税额达50万元,占其应缴税额的20%。税务机关发现后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但钱某拒绝缴纳税款,并在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上门征缴时纠集数名员工殴打税务工作人员,造成税务人员中两人重伤、一人轻伤。对钱某的行为定性不正确的是:( )

    A.以偷税罪和抗税罪数罪并罚

    B.以偷税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C.以偷税罪、抗税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D.偷税行为和抗税行为具有牵连关系,择一重罪论处


    正确答案:ACD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甲某在偷税后,拒不缴纳,构成偷税罪。暴力抗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应当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从一重罪论处,即按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论处。

  • 第17题:

    甲某以谈恋爱为名,将同村女青年乙某引诱至村外的高梁地里,强奸了乙某,乙某第二天向司法机关告发了甲某,甲某被抓获。甲某的亲属聘请了律师丙为甲某的辩护律师,律师丙在出庭前去看守所里探望甲某,发现甲某心情郁闷,愁容满面,于是律师丙忽然生一计,教唆甲某,让甲某在看守所里秘密伪造了多份“甲写给乙的求爱信”。在法庭上,律师丙手持多份甲某写给乙的求爱信,声称女青年乙某和甲当时确实是在高梁地里很真诚地谈恋爱,发生性行为是双方的一时激情所致,是自愿的,而且甲某在被告席上也表示,只要放了他,他就会娶乙;乙某听说甲要娶自己,信以为真,也当庭表示不再告了。搞的法官一头雾水,最后甲某被当庭释放。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律师丙构成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
    B. 律师丙构成妨害作证罪
    C. 律师丙构成伪造证据罪
    D. 律师丙唆使当事人伪造证据,构成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

    答案:C
    解析: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306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该罪是一选择型罪名,客观方面有法定的三种行为方式:
    (1)直接实施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
    (2)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
    (3)威胁利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做伪证。
    但“教唆”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不包括在内(306条)。
    所谓“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是指为当事人就如何毁灭、伪造证据进行出谋划策、提供物资条件、精神资助等行为。但当事人没有毁灭、伪造的犯意,而由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教唆、指使毁灭、伪造证据的,则不能视为帮助行为,对之,应直接以毁灭、伪造证据论。
    在本案中律师丙在甲某没有伪造证据的犯意时,“教唆”甲某秘密伪造了多份“甲写给乙的求爱信”,对此不能视为“帮助行为”,所以律师丙应定伪造证据罪(307条)。而不能按照“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处理。选C。

  • 第18题:

    采购员王某出差花去 500 元住宿费,却采用涂改手段,将 500 元改为 5 000 元的住宿发票前来报销。王某的这种行为属于( )的行为。

    A.伪造会计凭证
    B.变造会计凭证
    C.伪造会计账簿
    D.变造会计账簿

    答案:B
    解析:
    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改变原始凭证的真实内容,属于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王某的这种行为属于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

  • 第19题:

    某电影明星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这构成了骗税行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 A、甲某伪造张某的护照并出售
    • B、乙某变造孙某的社会保障卡并出售
    • C、丙某伪造赵某的驾驶证,并用于年审
    • D、丁某购买了甲某伪造的王某的身份证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丁某与甲公司尚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某乙私营企业发现丁某人才难得,遂与之以更高的报酬签订了劳动合同,结果给甲公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乙私营企业应承担何种责任( )

    • A、乙私营企业应受行政处罚
    • B、解除与丁某所订的合同,并赔偿对甲公司造成的一半损失
    • C、对甲公司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 D、说服丁某回甲公司工作,并承担甲公司的全部损失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判断题
    某电影明星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这构成了骗税行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再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为逃税行为。而骗税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故本题说法错误。

  • 第23题:

    单选题
    甲单位会计王某采用涂改手段,将金额为10000元的购货发票改为40000元。根据《会计法》有关规定,该行为属于()
    A

    伪造会计凭证

    B

    变造会计凭证

    C

    伪造会计账簿

    D

    变造会计账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