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他们都认为立法法第8条规定了10个方面事项只能由法律调整,大体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明确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他们在如何具体认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请指出他们下列见解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认为,立法法规定的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范围,就是法律的全部调整范围。B、乙同学强调,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民事制度、经济制度不能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C、丙同学说,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10个方面事项不是绝对只能由法律调整的,必要时国务院根据法律制

题目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他们都认为立法法第8条规定了10个方面事项只能由法律调整,大体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明确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他们在如何具体认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请指出他们下列见解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认为,立法法规定的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范围,就是法律的全部调整范围。

B、乙同学强调,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民事制度、经济制度不能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

C、丙同学说,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10个方面事项不是绝对只能由法律调整的,必要时国务院根据法律制定机关的授权也可以用行政法规调整

D、丁同学坚持认为,无论何种条件下,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等事项都不能由行政法规调整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他们都认为立法法第8条规定了10个方面事项只能由法律调整, ”相关问题
  • 第1题:

    法律部门是对现行法进行的一种分类,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包括( )。

    A.立法主体

    B.立法程序

    C.法律的调整对象

    D.法律的调整方式


    正确答案:CD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部门的划分。法律部门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规范所作的划分,该标准包括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的调整方式或调整手段。本题正确答案为CD.

  • 第2题:

    (2017年)法律既规定了相关的权利,也会规定相应的义务,而道德往往只规定义务方面的内容,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这主要说明了道德和法律( )。

    A.调整范围不同
    B.内容结构不同
    C.调整手段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

    答案:B
    解析:
    道德与法律在内容结构上不同,法律以权利义务为内容,要求权利义务对等;而道德一般只以义务为内容,并不要求有对等的权利。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一般没有明确的制裁措施或者行为后果。

  • 第3题:

    (2017年)根据《立法法》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税收基本制度包括(  )。

    A.税种的设立
    B.税率的确定
    C.税收征收管理
    D.税目调整
    E.税款用途

    答案:A,B,C
    解析:
    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 第4题:

    根据《立法法》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税收基本制度包括(  )。

    A.税种的设立
    B.税率的确定
    C.税收征收管理
    D.税目调整
    E.税款用途

    答案:A,B,C
    解析:
    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 第5题:

    调整对象是立法的核心问题,它揭示了立法调整的因特定主体所产生的特定(),也是一法区别于另一法的基本标准。

    • A、社会关系
    • B、法律关系
    • C、法规关系
    • D、政治关系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关于法律保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保留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或者由行政行为在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在其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中作出规定
    • B、法律保留的事项同分为绝对保留的事项和相对保留的事项
    • C、凡属于法律保留的事项就只能由法律进行创造性的规定,不允许立法机关授权给国务院
    • D、根据《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可以授权国务院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进行创造性的规定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下面关于法律与道德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 A、法只能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但道德在法律和国家形成之前便已经出现,在法律和国家消亡以后,仍然会存在
    • B、就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而言,道德的调整范围大于法律
    • C、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都认为实在法不是法
    • D、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部分同学在讨论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时都认为立法法第8条规定了10个方面事项只能由法律调整,大体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明确的问题。但他们在如何具体认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请指出他们下列见解中不正确的见解()

    • A、立法法规定的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范围,就是法律的全部调整范围。
    • B、民事制度、经济制度不能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
    • C、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10个方面事项不是绝对只能由法律调整的,必要时国务院根据法律制定机关的授权也可以用行政法规调整
    • D、无论何种条件下,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基本经济制度等事项都不能由行政法规调整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法与道德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表述正确的是 ( )
    A

    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范围广

    B

    道德和法律的调整范围是恒定不变的

    C

    道德的调整范围和法律调整范围不能相互转化

    D

    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大多受到道德的谴责,同时,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构成违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调整对象是立法的核心问题,它揭示了立法调整的因特定主体所产生的特定(),也是一法区别于另一法的基本标准。
    A

    社会关系

    B

    法律关系

    C

    法规关系

    D

    政治关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立法法中规定的法律的调整范围。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宪法是普通立法的基础

    C

    普通法律是对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如何调整作出规定,由有立法权的机关按普通立法程序所制订和颁布

    D

    是从法律制订的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正确答案: C,B
    解析:
    D项,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是从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制订程序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 第13题: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的过程,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主要表现在下面哪些方面?( )

    A.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调整的发展过程

    B.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

    C.法律的产生经历了法律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浑然一体到法律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分化、法律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

    D.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关于法律漏洞,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

    A.法律漏洞是法外空间
    B.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法律不能调整、无须调整或不宜调整的社会关系或领域
    C.在法律制定时即已存在的法律漏洞为自始漏洞
    D.关于某个法律问题,法律依其规范目的或立法计划,应积极地加以规定却未设规定的法律漏洞是明显漏洞

    答案:A
    解析:
    考查法律漏洞。A选项错误,法律漏洞不同于法外空间。漏洞不是简单的缺失状态,而必须是不合目的的、或者说依其目的被评价为不好的缺失状态。法律规范的缺失可能是合乎目的的,也可能不是合乎目的的。合乎目的的缺失被称为“法外空间”,也就是原本就不应由法律来调整的领域。

  • 第15题:

    宪法是最高层次的法律渊源,宪法作为教育法规的法源,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去理解(  )。

    A. 规定了教育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B. 规定了教育基本法
    C. 规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D. 规定了单项教育法律

    答案:A,C
    解析:

  • 第16题:

    法律部门是对现行法进行的一种分类,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包括()。

    • A、立法主体
    • B、立法程序
    • C、法律的调整对象
    • D、法律的调整方式

    正确答案:C,D

  • 第17题:

    科学技术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言之,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

    • 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 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 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根据《立法法》,下列哪一事项只能由法律做出规定()

    • A、较大数额罚款
    • B、责令停业整顿
    • C、行政拘留
    • D、没收违法所得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根据立法法规定,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是?


    正确答案: 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是: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罚;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十)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 第20题: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增加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等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多选题
    法律部门是对现行法进行的一种分类,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包括()。
    A

    立法主体

    B

    立法程序

    C

    法律的调整对象

    D

    法律的调整方式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法律部门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规范所作的划分,该标准包括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的调整方式或调整手段。选项CD正确.

  • 第22题:

    问答题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说明法律的专有调整范围。

    正确答案: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事项除法律有另外规定外,只能制定法律,由法律调整:(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j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10)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这10方面的事项如果尚未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法律既规定了相关权利,也会规定相应义务,而道德往往只规定义务方面的内容,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这主要说明道德和法律哪方面的不同()。
    A

    调整范围不同

    B

    内容结构不同

    C

    表现形式不同

    D

    调整手段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