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题 刘某和郑某骑自行车正在马路上行进,此时被害人路某驾驶的小公共汽车开了过来,由于道路坎坷不平,且有积水,少许汽车激起的污水溅到刘某和郑某的身上,刘某和郑某遂要求路某赔2万元给他们俩,路某只答应赔200元。刘某和郑某拿出随身携带的14首以割下两只耳朵相威胁,路某被迫将身上的金戒指和手机、呼机及现金交给刘某和郑某两个人,数额达近一万元。临走,刘某和郑某又对路某说,5天以内,你还得将剩下的1万元给我们送来,不然,我们还得割你的耳朵。迫于无奈,路某只好在5天后将另外1万元交给刘某和郑某两个人。关于本案的定性,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和郑某构成共同犯罪
B.刘某和郑某构成抢劫罪
C.对于后面的1万元,刘某和郑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D.不构成共同犯罪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甲某驾驶机动车和乙某骑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其责任如何划分?
第6题:
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射出的石子击中王某的左眼,王某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第7题:
刘某驾驶摩托车抢夺被害人张女士的挎包时,张女士牢牢抓住挎包不放。为了挣脱张女士,迅速逃离现场,刘某瞬间加大油门,将张女士拖拽倒地,抢得价值约200余元财物。对刘某应当以抢夺罪定罪处罚。
第8题:
下列关于危险驾驶罪说法错误的是()。
第9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第10题:
张某(15岁)和刘某(17岁)在共同抢夺过程中使用暴力将被害人华某打成重伤。对张某和刘某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
郑某与刘某是同事,某日因琐事发生口角而动手,郑某将刘某打伤。县公安局对此案立案侦查,并以故意伤害罪对郑某移送审查起诉。县检察院对此案进行审查起诉。对此,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请回答问题。 对于县检察院对郑某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第12题:
刘某和郑某构成共同犯罪
刘某和郑某构成抢劫罪
对于后面的1万元,刘某和郑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不构成共同犯罪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某县公安局民警陈某、张某在巡逻时发现刘某正在盗窃自行车(价值400元),遂将其抓获,并扣押了刘某撬锁的钳子和其随身携带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在一起抢劫案中,被告人刘某,男,19岁;被害人王某,男,17岁;许某是被告人刘某的辩护律师;关某是被害人王某的诉讼代理人。本案中关某和许某均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第18题:
张某驾驶摩托车行进中,被12岁小学生王涛乱扔石子击中面颊。张某捂脸时致车辆失控,将一骑自行车的人撞成重伤。请问:张某和王涛对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第19题:
刘某驾驶小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撞伤了骑自行车过马路的陈某。刘某非常害怕,马上打电话给小汽车所有人王某,王某怕车辆被扣和造成不良影响,指使刘某逃跑,刘某遂驾车逃离现场。后陈某因得不到救助死亡。王某()。
第20题:
下列关于驾驶机动车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第21题:
汽车司机张某驾驶“130”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将一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刘某、李某撞倒,致刘某当场死亡、李某重伤,张立即停车将被害人李某抬在自开的车上驶向医院抢救;途中张突然停车,将伤者扔在偏僻地段驾车逃窜,致其死亡。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肇事撞人的行为和将伤者扔掉致其死亡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否相同?如何处罚?
第22题:
2014年9月20日(周六),某某市商务局司机汪某驾驶商务局公车去某某县某某乡钓鱼,与该乡某某村五组村民刘某所骑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刘某当场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汪某与刘某负事故同等责任。该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某作为分管领导,履行()不力,对内部车辆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到位,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第23题:
驾驶员驾驶汽车行进中遇有骑自行车人横穿公路时应减速避让。
第24题:
带队老师刘某的行为属于个人滥用职务的行为,与学校无关,因此该纠纷的责任应由刘某独自承担
受教育权是教育法规中规定的一项权利,不适用民法,因此郑某不能采取民事诉讼的法律救济途径
受教育权包括学习权和考试权,因扣押准考证导致学生延误考试,学校已经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学校有义务将准考证发给郑某,无权扣押准考证,更不能以此要挟郑某还债,郑某可依法提出赔偿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