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公司(卖方)与乙国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FOB价格条件,采用海上运输方式。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货物的风险应自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B.因当事人已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整体不再适用该合同C.甲国公司应在装运港于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D.甲国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并装船后应及时通知乙国公司办理保险

题目

甲国公司(卖方)与乙国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FOB价格条件,采用海上运输方式。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货物的风险应自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因当事人已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整体不再适用该合同

C.甲国公司应在装运港于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D.甲国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并装船后应及时通知乙国公司办理保险


相似考题
更多“甲国公司(卖方)与乙国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FOB价格条件,采用海上运输方式。甲乙两国均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公司(卖方)与乙国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FOB价格条件,采用海上运输方式。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货物的风险应自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因当事人已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整体不再适用该合同

    C.甲国公司应在装运港于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D.甲国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并装船后应及时通知乙国公司办理保险


    正确答案:C
    [考点]国际贸易术语FO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国际贸易术语FOB,也涉及了《公约》适用范围的相关知识。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新规定,FOB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承运人船舶时为界。2009年本题考查时,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FOB术语中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转移,故A选项错误。
    国际贸易术语本质上是国际货物买卖中常用的标准合同。在国际贸易中,这些术语可以明确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货物风险的划分以及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各种费用的负担和责任范围。由于甲乙两国均为《公约》缔约国,因此应适用《公约》的规定。但根据《公约》第6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在第12条的条件下,减损本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本题中当事人明确约定适用FOB术语,因此在FOB术语涉及的范围内改变《公
    约》原规定的效力,但其他内容仍可适用《公约》的规定,B项错误。
    在FOB术语中,卖方须在指定日期或期限内,在指定的装运港,按照该习惯方式,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故C选项正确。FOB术语中卖方不负责运输与保险,故FOB合同中卖方不订立运输合同,D项错误。

  • 第2题:

    我国甲公司与某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由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彩色电视机500台,我国与该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该合同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FOB)^方式,对此合同,下列各项中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甲乙三公司必须严格适用公约,不能有任何改变或减损

    B.甲公司应负责取得500台彩色电视机的出口许可证,并办理货物出口的海关手续

    C.应由甲公司订立运输合同,并将船名、装货地点及时间通知乙公司

    D.乙公司承担自装运港越过船舷后该批货物的一切风险及费用


    正确答案:BD
    [考点]FOB
    [答案及解析] BD。FOB,意为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指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就完成交货。在FOB中,卖方义务包括: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及单证;办理出口手续;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并通知对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风险和费用。买方义务包括:支付货款并接受卖方提供的单证;办理进口手续;租船或者订舱并将船名和装货地点及时间给予卖方充分通知;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和费用。根据《公约》第6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者在第十二条的条件下,减损公约的任何规定改变其效力。”故A项错误;FOB合同中买方负责订立运输合同,故应由乙公司订立,C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D项。

  • 第3题:

    甲国居民公司A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和15%,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甲国对境外所得实行抵免法,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

    A.0
    B.5
    C.15
    D.2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公司A在乙国所得的抵免限额=100×20%=20(万元),公司A在乙国已纳税额=100×15%=15(万元)。15<20,只能抵免15万元,公司A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20-15=5(万元)。

  • 第4题:

    甲国居民公司A在乙国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和15%,两国均实行国属人兼属地管辖权,甲国对境外两国实行减免法。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

    A.0
    B. 5
    C.15
    D.20

    答案:B
    解析:
    由于实行抵免法,甲国抵免限额为100×20%=20万元,在国外实际纳税=100×15%=15万元,小于抵免限额20万元,所以在国外的已纳税款可以全额得到抵免。在甲国需要缴纳的税款为20-15=5万元。

  • 第5题:

    甲国人汉森在乙国注册了某投资公司,该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管理中心在甲国,汉森则半年在甲国,半年在乙国。甲乙两国均认为汉森是其纳税义务人,在公司纳税人上,乙国采取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两国之间没有涉及征税的协议。依相关规则,下列正确的是哪几项?( )

    A.甲乙两国均认为汉森是其纳税义务人属于重复征税
    B.甲国不能对汉森在乙国的收入征税
    C.乙国不应对投资公司征税,因为该投资公司是甲国的纳税义务人
    D.投资公司在乙国税后向汉森发放的分红再被甲国征税属于国际重叠征税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税法。A正确,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各依自己的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税属于重复征税。B错,因甲乙两国都认为汉森是其纳税居民,居民税收管辖权指一国政府对于本国税法上的居民纳税人来自境内及境外的全部财产和收入实行征税的权力,因此,甲国可以对汉森在乙国的收入征税。C错,即使投资公司是甲国的纳税义务人,乙国仍然可对其行使来源国税收管辖权。D正确,国际重叠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笔所得在具有某种经济联系的不同纳税人手中各征一次税的现象。

  • 第6题:

    以下合同中,属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调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是、

    A、中国甲公司向韩国乙公司购买船舶的合同
    B、中国甲公司收购美国乙公司股票的合同
    C、中国甲公司与英国某家具公司签订的家具买卖合同,但是英国公司不知道甲公司所购买的家具是用于甲公司董事长的家庭装饰
    D、中国甲公司与美国乙公司签订的飞机买卖合同

    答案:C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2条规定:“本公约不适用于以下的销售:(a)购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的销售,除非卖方在订立合同前任何时候或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而且没有理由知道这些货物是购供任何这种使用;(b)经由拍卖的销售;(C)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d)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e)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f)电力的销售。”本题中,A项的标的物船舶、B项的标的物股票以及D项的标的物飞机,都不属于公约的调整范围。至于C项,虽然家具的用途是用于家庭装修,但因《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前任何时候或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而且没有理由知道这些货物是购供任何这种使用,则可以适用公约,所以C项正确。

  • 第7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圉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由C公司承运。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虽然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联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但AB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合同必须具有书面形式
    D.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术语没涉及的部分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任意性。A正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具有任意性,在当事人选择了国际贸易惯例时,则依当事人的选择适用国际惯例。B错,该合同既适用公约,又选择了惯例,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C错,因为中国已撤销了加入公约时进行的书面形式的保留。D对,因为,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例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因此,不能说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就不再适用了。

  • 第8题:

    设甲乙两国均为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可以适用该公约的情况是()

    • A、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甲国的乙国B公司之间订立的办公用品买卖合同
    • B、营业地位于甲国的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C公司之间订立的电视机买卖合同
    • C、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甲国P公司之间订立的白糖买卖合同
    • D、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E公司之间订立的技术服务为主的补偿贸易合同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虽然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但A、B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
    •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 C、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合同必须具有书面形式
    •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甲乙两国均为WTO成员,甲国纳税居民马克是甲国保险公司的大股东,马克从该保险公司在乙国的分支机构获利35万美元。依《服务贸易总协定》及相关税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甲国保险公司在乙国设立分支机构,属于商业存在的服务方式

    B

    马克对甲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C

    两国均对马克的35万美元获利征税属于重叠征税

    D

    35万美元获利属于甲国人马克的所得,乙国无权对其征税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项,《服务贸易总协定》及相关税法规则规定,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是GATS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建立商业机构(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为所在国和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包括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提供服务等。
    B项,无限纳税义务又称“全面纳税义务”,是“有限纳税义务”的对称,是指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全球范围内的所得或财产对其所在国负有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只适用于本国居民(公民)。马克是甲国的居民,因此应对甲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C项,国际重叠征税又称“国际双层征税”,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的纳税人就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在同一期间内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时期课征相同或类似的税收。甲乙两国均对马克的35万元征税属于国际重复征税,而非国际重叠征税。
    D项,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一定的人或对象征税的权力。即一国政府行使的征税权力。税收管辖权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是居住国原则和来源国原则。由此引出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收入来源国对非居民来源于该国的所得享有的征税权。根据常设机构原则,来源国仅对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境内常设机构而获取的工商营业利润实行征税。乙国有权基于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对马克的35万元征税

  • 第11题:

    多选题
    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于甲公司在履约中出现违反合同的情形,乙公司决定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宣告合同无效意味着解除了甲乙二公司在合同中的义务

    B

    宣告合同无效意味着解除了甲公司损害赔偿的责任

    C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也因宣告合同无效而归于无效

    D

    如甲公司应归还价款,它应同时支付相应的利息


    正确答案: C,A
    解析:
    ABC三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81条第1款规定,宣告合同无效解除了双方在合同中的义务,但应负责的任何损害赔偿仍应负责。宣告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关于解决争端的任何规定,也不影响合同中关于双方在宣告合同无效后权利和义务的任何其他规定。
    D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84条第1款规定,如果卖方有义务归还价款,他必须同时从支付价款之日起支付价款利息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国居民公司A在乙国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和15%,两国均实行属于人兼属地管辖权,甲国对境外两国实行减免法,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万元。
    A

    0

    B

    5

    C

    15

    D

    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设甲乙两国均为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依公约的规定;下列哪项适用公约的规定()。

    A、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甲国B公司订立的家用电器的买卖合同

    B、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股票买卖的合同

    C、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飞机买卖的合同

    D、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气垫船买卖的合同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甲国A居民公司在乙国取得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和15%,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管辖权,甲国对境外所得实行抵免法。该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

    A.0
    B.5
    C.15
    D.20

    答案:B
    解析:
    由于实行抵免法,甲国抵免限额为:100×20%=20(万元)。在国外实际纳税额=100×15%=15(万元),小于抵免限额20万元,所以在国外的已纳税款可以得到全额抵免。在甲国需要缴纳的税款为:20-15=5(万元),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

  • 第15题:

    甲国居民公司A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和15%,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管辖权,甲国对境外所得实行抵免法,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

    A.0
    B.5
    C.15
    D.2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公司A在乙国所得的抵免限额=100×20%=20(万元),公司A在乙国已纳税额=100×15%=15(万元)。15<20,只能抵免15万元,公司A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20-15=5(万元)。

  • 第16题:

    甲乙两国经过八年的战争后,甲国宣布战败并无条件向乙国投降。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中的所列情况的出现,被认为意味着甲乙两国战争状态在法律上正式结束?( )

    A.甲国的无条件投降
    B.在甲国投降后,乙国宣布战争结束
    C.甲乙两国共同宣布战争结束
    D.甲乙两国缔结和平条约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战争法。实践中,结束战争状态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1)缔结和平条约。缔结和平条约是结束战争状态的最通常的方式,和平条约一般都规定了与交战国相关的全部未决事项。和平条约的缔结和生效,意味着战争状态的结束,从而一切基于战争状态而采取的作战行为不再被允许,双方不得再行攻击、征用或没收等行为。(2)联合声明。交战国双方以发表联合声明的方式结束战争状态。(3)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指由战胜国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状态。而停战、停火以及战败一方宣布无条件投降等行为仅表明战时敌对行动的停止,并不意味着法律上战争状态的结束。

  • 第17题:

    甲乙两国均为WTO成员,甲国纳税居民马克是甲国保险公司的大股东,马克从该保险公司在乙国的分支机构获利35万美元。依《服务贸易总协定》及相关税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

    A.甲国保险公司在乙国设立分支机构,属于商业存在的服务方式
    B.马克对甲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C.两国均对马克的35万美元获利征税属于重叠征税
    D.35万美元获利属于甲国人马克的所得,乙国无权对其征税

    答案:A,B
    解析:
    服务,如一国的医生、律师到另一国境内直接提供医疗或法律咨询服务。甲国保险公司在乙国设立分支机构,显然属于商业存在,A项正确。B项,居民税收管辖权,指一国政府对于本国税法上的居民纳税人来自境内及境外的全部财产和收入征税的权力,纳税人在该税收管辖权下要承担无限纳税义务。本题中,马克为甲国纳税居民,应对甲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B项正确。
    C项,国际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各自依据自己的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税。国际重叠征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笔所得在具有某种经济联系的不同纳税人手中各征一次税的现象,如在公司与股东之间就同一笔所得各征一次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本题中,甲国和乙国对马克在乙国的所得同时征税,显然属于国际重复征税,C项错误。
    D项,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指所得来源地国对非居民纳税人来源于该国境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本题中,马克的所得来源于乙国,乙国可依据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对其所得征税,D项错误。

  • 第18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虽然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但A、B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合同必须具有书面形式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答案:A
    解析:
    A正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具有任意性,在当事人选择了国际贸易惯例时,则依当事人的选择适用国际惯例。B选项是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但本题当事人选择适用FOB术语,因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的,因此,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故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因为中国已撤销了加入公约时进行的书面形式的保留。D选项不正确,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例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因此,不能说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就不再适用了。

  • 第19题:

    ★ 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于甲公司在履约中出现违反合同的情形,乙公司决定解除合同。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解除合同意味着解除了甲乙两公司在合同中的义务
    B.解除合同意味着解除了甲公司损害賠偿的责任
    C.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也因解除合同而归于无效
    D.如申公司应归还价款,它应同时支付相应的利息


    答案:A,D
    解析:
    。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9条的规定,当卖方在完全不交付货物或不依合同规定交付货物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公约》第5章第5节规定了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主要是使双方要恢复到原来的地位。根据《公约》第81条的规定,宣告合同无效解除了双方在合同中的义务,但应负责的任何损害赔偿仍应负责。宣告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关于解决争端的任何规定,也不影响合同中关于双方在宣告合同无效后权利和义务的任何其他规定。故A正确,BC错误。依第84条,如卖方有义务归还价教,他必须同时从支付价款之日起支付价款利息,D正确。

  • 第20题:

    甲国A公司依照乙国疯啦全额投资设立了B公司。后B公司与A公司发生纠纷,并诉至我国法院。我国法院应确定B公司的经常居所地在()

    • A、甲国
    • B、乙国
    • C、甲国或乙国
    • D、丙国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甲乙两国都是《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合同属于公约的适用范围?

    • A、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甲国的乙国B公司之间关于汽车的买卖合同
    • B、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甲国B公司之间关于电冰箱的买卖合同
    • C、营业地位于甲国的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B公司之间关于油轮的买卖合同
    • D、营业地位于甲国的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B公司之间关于液化石油气的买卖合同

    正确答案:B,D

  • 第22题:

    多选题
    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于甲公司在履约中出现违反合同的情形,乙公司决定解除合同。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解除合同意味着解除了甲、乙两公司在合同中的义务

    B

    解除合同意味着解除了甲公司损害赔偿的责任

    C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也因解除合同而归于无效

    D

    如甲公司应归还价款,它应同时支付相应的利息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9条规定,当卖方在完全不交付货物或不依合同规定交付货物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公约第5章第5节规定了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主要是使双方要恢复到原来的地位,解除了双方在合同中的义务。
    B项,《公约》第81条规定,宣告合同无效解除了双方在合同中的义务,但对应负责的任何损害赔偿仍应负责
    C项,宣告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关于解决争端的任何规定,也不影响合同中关于双方在宣告合同无效后权利和义务的任何其他规定。
    D项,依《公约》第84条,如卖方有义务归还价款,他必须同时从支付价款之日起支付价款利息

  • 第23题:

    单选题
    甲国居民公司A在乙国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和15%,两国均实行国属人兼属地管辖权,甲国对境外两国实行抵免法。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
    A

    0

    B

    5

    C

    15

    D

    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两国企业间的买卖合同中,不适用该公约的有(  )。[2012年真题]
    A

    营业地在甲国的甲国A公司和营业地在甲国的乙国B公司之间的机电产品买卖合同

    B

    营业地在甲国的甲国A公司和营业地在乙国的乙国B公司之间的农产品买卖合同

    C

    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船舶的买卖合同

    D

    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货币的买卖合同


    正确答案: D,A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只适用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但不适用于下列国际货物销售合同:①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销售;②以拍卖的方式进行的销售;③依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④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⑤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⑥电力的销售。所以C项、D项不适用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以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为前提,而不考虑当事人的国籍,A项中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均在甲国,不适用该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