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
A.公开审判原则
B.言词审理原则
C.集中审理原则
D.辩论原则
第1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2007年试卷二第2题)
A.公开审判原则
B.言词审理原则
C.集中审理原则
D.辩论原则
第2题:
某市法院在开庭审理甲乙夫妻二人的离婚一案时,审判长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后,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乙的律师丁提出申请,要求合议庭组成人员陪审员丙回避,认为丙与被告甲是中学时的同学。此时,合议庭应当()。
A.合议庭应当庭口头裁定:丁的申请不属回避法定情形,驳回其申请
B.合议庭应宣布休庭,报请院长决定是否回避
C.合议庭应宣布休庭,由审判长决定是否回避
D.合议庭应当庭合议,决定丙是否回避
第3题: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或者核准死刑(死缓)案件,应由()进行。
A、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
B、审判员3—5人组成合议庭
C、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
D、审判长独任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5人组成,最高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7人组成。
第8题:
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由()审理。
第9题:
下列关于合议庭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
审判员3—5人组成合议庭
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
审判长独任
第13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五人以上的单数。
第14题:
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后,应依法组成合议庭,并在合议庭成员确定后5日内告知当事人。
第15题:
被告人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王某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提起抗诉。之后该中级人民法院报请B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B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审判员黄某、李某和助理审判员肖某组成合议庭复核该案。合议庭通过阅读案卷了解到:A市中级法院审理该案的审判长是被害人的姐姐,违反了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故决定提审该案。高级人民法院在提审之后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1年。请问:以上程序中有哪些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 )。 A.B省高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复核该案
B.合议庭通过阅卷了解案情
C.肖某参与合议庭的组成
D.合议庭决定提审该案
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必须组成合议庭。故A正确。合议庭复核死刑案件.必须提讯被告人,这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故B错误。肖某作为助理审判员,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即可临时取代审判员,所以由其参与合议庭的组成并未违反法律规定,C正确。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属于法定的“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情形,故提审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D错误。据此,本题应选BD。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日告知当事人。
第20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院长、庭长可以对合议庭的评议意见和制作的裁判文书进行审核
院长、庭长可以改变合议庭的评议结论
院长、庭长对评议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建议合议庭复议,同时应当对要求复议的问题和理由提出书面意见
合议庭复议后,庭长仍有异议的,可以将案件提请院长审核,院长可以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合议庭复议后,庭长仍有异议的,庭长可以自行决定
第23题:
公开审判原则
言词审理原则
集中审理原则
辩论原则
第24题: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