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A.公开审判原则B.言词审理原则C.集中审理原则D.辩论原则

题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

A.公开审判原则

B.言词审理原则

C.集中审理原则

D.辩论原则


相似考题
更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2007年试卷二第2题)

    A.公开审判原则

    B.言词审理原则

    C.集中审理原则

    D.辩论原则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某市法院在开庭审理甲乙夫妻二人的离婚一案时,审判长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后,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乙的律师丁提出申请,要求合议庭组成人员陪审员丙回避,认为丙与被告甲是中学时的同学。此时,合议庭应当()。

    A.合议庭应当庭口头裁定:丁的申请不属回避法定情形,驳回其申请

    B.合议庭应宣布休庭,报请院长决定是否回避

    C.合议庭应宣布休庭,由审判长决定是否回避

    D.合议庭应当庭合议,决定丙是否回避


    参考答案:B

  • 第3题: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或者核准死刑(死缓)案件,应由()进行。

    A、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

    B、审判员3—5人组成合议庭

    C、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

    D、审判长独任


    参考答案:A

  • 第4题:

    下列关于回避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合议庭组成人员张某是人民陪审员,应当由审判长决定其是否回避
    B.审判员刘某和被告代理律师江某是大学同班同学,原告不能以此为由申请刘某回避
    C.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引起回避的事由只适用于法院工作人员,不适用于翻译人员
    D.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被申请回避人员参与本案的工作


    答案:D
    解析:
    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选项A错误。《民事诉讼法》第44条规定,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选项B错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事由,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选项C错误。

  • 第5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

    A:公开审判原则
    B:言词审理原则
    C:集中审理原则
    D:辩论原则

    答案:C
    解析:
    刑事审判的原则主要有:审判公开原则,言词审理原则,集中审理原则,辩论原则。集中审理原则又称不中断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应在不更换审判人员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审理的诉讼原则,因此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属于集中审理原则,答案C正确。审判公开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即把法庭审判的全过程,除休庭评议案件以外,都公之于众。言词审理原则是指法庭审理须以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凡是未经口头调查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辩论原则是指,在法庭审理中,控辩双方应以口头的方式进行辩论,法院裁判的作出应以充分的辩论为必经程序。因此答案A,B,D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6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合议庭审理案件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

    A:因对法律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
    B:因新的证据而导致案件被发回重审的
    C:因法律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
    D:因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而导致案件被发回重审的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的情形。详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第10条的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存在违法审判行为的,应当按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合议庭审理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1)因对法律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2)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3)因新的证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4)因法律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5)因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6)其他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因此,ABCD都正确。

  • 第7题:

    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5人组成,最高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7人组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由()审理。

    • A、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 B、审判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 C、独任审判员
    • D、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审判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下列关于合议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
    • B、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其合议庭应当由审判员三到五人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到五人组成
    • C、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 D、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判断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五人以上的单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5人组成,最高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7人组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或者核准死刑(死缓)案件,应由()进行。
    A

    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

    B

    审判员3—5人组成合议庭

    C

    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

    D

    审判长独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五人以上的单数。


    参考答案:错

  • 第14题:

    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后,应依法组成合议庭,并在合议庭成员确定后5日内告知当事人。


    参考答案:错

  • 第15题:

    被告人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王某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提起抗诉。之后该中级人民法院报请B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B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审判员黄某、李某和助理审判员肖某组成合议庭复核该案。合议庭通过阅读案卷了解到:A市中级法院审理该案的审判长是被害人的姐姐,违反了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故决定提审该案。高级人民法院在提审之后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1年。请问:以上程序中有哪些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 )。 A.B省高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复核该案

    B.合议庭通过阅卷了解案情

    C.肖某参与合议庭的组成

    D.合议庭决定提审该案


    正确答案:BD

    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必须组成合议庭。故A正确。合议庭复核死刑案件.必须提讯被告人,这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故B错误。肖某作为助理审判员,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即可临时取代审判员,所以由其参与合议庭的组成并未违反法律规定,C正确。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属于法定的“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情形,故提审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D错误。据此,本题应选BD。

  • 第16题: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人民法院在()日内告知当事人。

    A.2
    B.3
    C.5
    D.7

    答案:B
    解析: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人民法院在3日内告知当事人;

  • 第17题:

    关于人民陪审员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由合议庭3人组成
    B:最高人民法院一审由合议庭3~7人组成
    C:上诉、抗诉由合议庭3~5人组成
    D: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中没有包括身体健康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民陪审员。详解:《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所以ABC选项正确。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中明确规定要求身体健康,所以D选项不正确。

  • 第18题: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日内告知当事人。

    A.3
    B.5
    C.7
    D.10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349 / 2019版教材P347
    普通程序的审判组织应当采用合议庭。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3日内告知当事人。

  • 第19题: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日告知当事人。


    正确答案:

  • 第20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判断题
    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后,应依法组成合议庭,并在合议庭成员确定后5日内告知当事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表现院长、庭长对合议庭进行指导、监督的有 ( )
    A

    院长、庭长可以对合议庭的评议意见和制作的裁判文书进行审核

    B

    院长、庭长可以改变合议庭的评议结论

    C

    院长、庭长对评议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建议合议庭复议,同时应当对要求复议的问题和理由提出书面意见

    D

    合议庭复议后,庭长仍有异议的,可以将案件提请院长审核,院长可以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E

    合议庭复议后,庭长仍有异议的,庭长可以自行决定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  )[2007年真题]
    A

    公开审判原则

    B

    言词审理原则

    C

    集中审理原则

    D

    辩论原则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公开审判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必须公开进行,既要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又要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B项,言词审理原则是指法官必须在法庭上亲自听取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口头陈述,案件事实和证据必须由控辩双方当庭口头提出并以口头辩论和质证的方式进行调查。
    C项,集中审理原则,又称不间断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应当在不更换审判人员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审理的诉讼原则。
    D项,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陈述各自的主张和意见,相互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刑事审判组织组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B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C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D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