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农民的耕地相邻,但因时间长久,两地之间的界碑损坏,难以分清各自的耕地范围,因而产生纠纷,向镇土地管理部门寻求救济,因镇土地管理部门内处理该纠纷的人员与甲比较熟,因而在划分地界时,有偏袒甲方的行为,乙对镇土地管理部门的行为不服。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A.必须先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复议,只有对复议决定还不服时,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该复议决定为终局性裁决,不可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能

题目

甲、乙两农民的耕地相邻,但因时间长久,两地之间的界碑损坏,难以分清各自的耕地范围,因而产生纠纷,向镇土地管理部门寻求救济,因镇土地管理部门内处理该纠纷的人员与甲比较熟,因而在划分地界时,有偏袒甲方的行为,乙对镇土地管理部门的行为不服。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

A.必须先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复议,只有对复议决定还不服时,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该复议决定为终局性裁决,不可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能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农民的耕地相邻,但因时间长久,两地之间的界碑损坏,难以分清各自的耕地范围,因而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国营农场的耕地分甲、乙、丙三个区,已知甲区的2/5等于乙区的1/2,乙、丙两区之比是4:3,且甲、乙两区的地积比乙、丙两区的地积多102公顷,问丙区有耕地多少公顷?

    A.250    B.153    C.116    D.85


    根据甲区耕地的2/5等于乙区耕地的1/2,可得甲区与乙区耕地的地积之比为1/2:2/5=5:4;又乙区与丙区耕地的地积之比为4:3,故甲、乙、丙两区耕地的地积之连比为5:4:3,于是得甲、乙两区耕地的地积与乙、丙两区耕地的地积之比为(5+4):(4+3),前项与后项之差为(5+4)-(4+3)=2(这个差实际就是甲是5与丙是3的差),它的对应数值为102.设甲区有耕地x公顷,乙区有耕地Y公顷,丙区有耕地z公顷。于是得5:2=x:102,x=255;4:2=y:102,y=204;3:2=z:102,z=153,故答案为B

  • 第2题:

    下列关于耕地占用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占用园地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不属于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
    B.集体所有的耕地不属于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
    C.占用耕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属于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
    D.飞机场跑道占用耕地属于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

    答案:D
    解析:
    选项A,占用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渔业水域滩涂以及其他农用地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需要按照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选项B,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耕地;选项C,占用耕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不缴纳耕地占用税。

  • 第3题:

    共用题干

    张某、李某两农民的耕地相邻,由于两块耕地之间的界碑损坏,难以分清各自耕地范围,因而产生纠纷,于是,张某、李某向镇土地管理部门寻求救济。因镇土地管理部门内处理该纠纷的工作人员王某与张某比较熟,因而在划分两家的地界时,有偏袒张某的行为。李某如果对镇土地管理部门的行为不服,其正确的做法是:
    A:必须先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复议,只有对复议决定还不服时,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该复议决定为终局性裁决,不可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能提起民事诉讼

    答案:A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认定镇土地管理部门的处理行为的性质。在本案中,王某的处理行为属于镇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土地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A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程序前置的规定,因此是正确的;BCD均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是错误的。
    复议前置型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确认案件(《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纳税争议案件(《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条第1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海关法》第64条规定:纳税义务人同海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应当缴纳税款,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A项正确。注意,《工伤保险条例》修改后,第55条(原第53条)规定可以选择复议或者诉讼,而非复议前置。
    《行政复议法》第15条规定:“对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五)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本题中,D项容易入选,但考生须注意勿漏选A项。
    行政复议决定的形式包括维持、履行、变更、撤销、确认和责令被申请人赔偿的决定五种。其中,变更决定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1)适用了不应当适用的依据,或没有适用应当适用的依据;(2)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3)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因此,A项应选。撤销决定适用于下列情况:(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2)适用依据有错误,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未适用应当适用的法规,未适用应当适用的法规条款;违反了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适用了已被废止的法规等;(3)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撤销决定可以全部撤销,也可以部分撤销;可以简单撤销,也可以撤销并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因此,BC项应选。确认决定指复议机关经过审查有关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或事实行为,宣布该行为违法的复议决定。对于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或事实行为,无法适用撤销决定的,只能用确认决定认定其违法。因此,D项也符合题干的要求。

  • 第4题:

    下列各项中,免征耕地占用税的有( )。




    A.学校占用耕地

    B.幼儿园占用耕地

    C.养老院占用耕地

    D.医院占用耕地

    E.农民占用耕地建房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耕地占用税的税收优惠。

    免征耕地占用税的情形:

    (1)军事设施占用耕地;

    (2)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占用耕地。

  • 第5题:

    现有甲、乙两地区各类农用地利用结构(%)指标如表所示。
    试就有关两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问题作出正确选择。
    根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耕地面积比乙地多
    B.甲地林地比重较乙地少
    C.甲地牧地比重较乙地少
    D.甲地水面面积比乙地大


    答案:B,C
    解析:
    题目资料没有给出甲、乙两地耕地面积、水面面积的具体数值,因此无法判断AD两项正确与否;B项,甲、乙两地的林地比重分别为9.7%和30.8%;C项,甲、乙两地的牧地比重分别为0.8%和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