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案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偕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甲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甲构成盗窃罪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案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偕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甲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甲构成盗窃罪

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卡走了,甲接着操作取走乙卡中的2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D.乙摔倒包中之物散落一地,其中一张信用卡甩出约3米远,路人甲乘乙不备捡起离开,见卡背面记有密码,就到商场购物花去1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62.答案:A、B、C、D 考点: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讲解:关于A项。甲的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应择一重处罚。故A项正确;当选。关于BCD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故BCD当选。
更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案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偕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甲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甲构成盗窃罪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到银行自动取款机提款后,忘了将借记卡退出便匆忙离开。该银行工作人员乙对自动取款机进行检查时,发现了甲未退出的借记卡,便从该卡中取出5000元,并将卡中剩余的3万元转入自己的借记卡。对乙的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C.乙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D.乙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正确答案:BCD

  • 第2题:

    甲窃得信用卡一张,使用一段时间后欲出卖。乙以欺骗手段骗取了该信用卡,并使用,造成信用卡所有人重大经济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B.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甲、乙合谋窃取丙的银行卡并平分取出的现金,乙将偷窥到的银行卡密码告诉甲,两人再乘丙醉酒之机将其银行卡窃走。甲持卡到ATM机取钱,乙为其望风,甲发现卡内有7万元,便取出2万元,对乙称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乙信以为真。一周后,甲独自通过ATM机将卡内剩余5万元取走。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8年仿真模拟题)

    A.甲对乙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3万元
    B.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2万元
    C.甲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7万元
    D.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1万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中的结果归责问题。 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信用卡后,共同使用该卡从机器上取款,而且两人的行为与丙卡内7万元的财产损失结果均有因果性,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93责原则,两人均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都是7万元。只是在两人分赃时,甲骗乙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甲这一行为对乙不构成诈骗罪。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 第4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曱在某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借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 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曱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曱构成盗窃罪
    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卡走了,甲接着操作取走乙卡中的2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D.乙摔倒,包中之物散落一地,其中一张信用卡甩出约3米远,路人甲趁乙不备捡起离开,见卡背面记有密码,就到商场购物花去1万元,曱构成盗窃罪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盗窃罪、信用卡诈鷗罪
    讲解:关于A项。甲的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应择一重处罚。故A项正确,当选。
    关于BCD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故BCD当选。

  • 第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某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借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 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 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甲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甲构成盗窃罪
    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 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卡走了,甲接着操作取走乙卡中的2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D.乙摔倒,包中之物散落一地,其中一张信用卡甩出约3米远,路人甲趁乙不备捡起离开,见卡背面记有密码,就到商场购物花去1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
    讲解:关于a项。甲的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手段与目的的 牵连),应择一重处罚。故A项正确,当选。
    关于BCD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故BCD当选。

  • 第6题:

    甲到银行自动取款机提款后,忘了将借记卡退出便匆忙离开。该银行工作人员乙对自动取款机进行检查时,发现了甲未退出的借记卡,便从该卡中取出5000元,并将卡中剩余的3万元转入自己的借记卡。对乙的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C:乙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D:乙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答案:B,C,D
    解析:
    盗窃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信用卡诈骗罪。根据题意,甲取款后未将信用卡退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发现,只要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就能够获取甲账上的钱款,乙并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而是恰好发现了上述事实,产生非法占有的目的,秘密窃取甲账上的钱款。所以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不定职务侵占罪。同时,乙的行为也不构成侵占罪。故BC错误,应选。根据《刑法》第196条第4款,D项错误,应选。

  • 第7题:

    共用题干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请回答96~100题。

    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答案:A,B,D
    解析:
    本案中甲、乙二人共谋“教训”丙,甲只有伤害的故意,而乙却暗藏杀心,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根据共犯理论中的实行过限也能得出相同的答案。故选项ABC判断是错误的,为本题应选答案。


    丁主观上只有对丙实施盗窃的主观故意,没有伤害、杀害丙的故意或者过失。丁也没有参与甲、乙伤害丙的犯罪过程当中。因此丁只能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才能构成共犯,而对于丙的死亡这一情节,丁属于被诱骗而实施了望风这一行为。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丁对丙的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甲与丁均具有盗窃的共同故意,是共同构成盗窃罪的前提。由于甲是在丙受伤死亡后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的,因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条的规定,甲成立盗窃罪,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B正确。本案中丁在其与甲实施共同盗窃中起次要作用,属于从犯,应当按照其参与实施的共同盗窃5万元承担刑事责任,而不是甲谎称的3万元。故选项C正确,选项D不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BC。


    本案中,甲盗窃信用卡指使乙使用的行为,符合《刑法》第196条第3款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乙不知信用卡系盗窃,以为是甲捡拾而来,但其主观上具有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的故意,符合第196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故只有选项C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丁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到案后能如实供诉自己和甲的共同犯罪事实,成立自首,但不成立立功。丁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属于知情不举,不影响自首的成立。选项B的判断是正确的,故选B。

  • 第8题:

    甲盗取李某的身份证及一张信用卡,对妻子乙谎称是在路上拾得的。甲与乙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信用卡密码,持该卡共消费4万元。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乙属于不当得利

    答案:C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法定方法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些方法包括:(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由此可知,甲是盗窃了他人信用卡并使用,应当成立盗窃罪。乙主观上不知道信用卡是甲盗窃所得,以为是甲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属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答案选C选项

  • 第9题:

    甲盗窃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朋友乙谎称是路上捡到的,甲、乙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来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2万元,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盗窃罪
    • B、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C、构成诈骗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某日,甲使用暴力将乙控制,强行从其身上搜出一张银行卡(内有100元),甲逼迫乙找人往卡里打入人民币10万元,否则就要其性命,乙被迫给妻子打电话并谎称朋友因病住院需要人民币10万元,乙妻子将款打入卡内。甲按照乙说的密码取得钱款后将乙释放。本案中,甲的行为构成()。

    • A、绑架罪
    • B、抢劫罪
    • C、诈骗罪
    • D、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可以构成诈骗罪的是(  )。
    A

    甲盗窃一张信用卡,采用伪造信用卡签名的形式大肆刷卡消费

    B

    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将手机申请入网,恶意拨打国际长途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较大

    C

    甲雇乙运输一车货物,并随车押送。途中,乙谎称车胎漏气骗甲下车查看,甲下车后,乙乘机加速逃离,把货物据为己有

    D

    甲与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知道乙的信用卡密码。一天甲一个人在宿舍时发现乙的信用卡掉在地上。甲捡起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提取了1万元现金后,又将信用卡放到原处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马上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
    A

    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B

    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

    C

    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

    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1.3万元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项,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拾得他人信用卡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即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BCD三项,对于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并不在场,与甲并无意思联络,不构成共同犯罪,对前两次取出的5000元不承担责任。在乙接过6000元后,乙的主观方面存在故意,与甲有意思联络,构成共同犯罪,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甲最后取出7000元时,乙虽不在场,但此时二人已有意思联络,应当将该金额计入乙的犯罪数额当中,因此乙的犯罪数额应为1.3万元。

  • 第13题:

    求助一道法律案例

    某晚,甲于路边拦住乙,以暴力方式抢得乙的钱包,但钱包中仅有少量现金及一张银行卡,乙逼迫甲讲出银行卡密码,然后放了乙。当晚甲持卡去自动取款机取款,但发现乙所讲的密码是假的,无法取钱。

    甲郁闷之余将此事讲给了兄弟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丙向甲打听乙的体貌特征,又跟甲讲反正银行卡取不了钱,不如送给自己,甲遂将卡送予丙。

    次日,丙在事发路边守候。乙再次从该路段经过,并被丙拦截。丙以暴力逼迫乙讲出密码,乙不堪毒打,告知密码。丙持卡取钱,该卡尚未挂失,丙从卡上取得一万多元钱。

    问丙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为什么?


    我认为是抢劫,暴力劫取财物,只是行为方式特殊 当然,强的是密码,但是这个已经体现了他的“求财”的主观意图,犯罪结果也有财产损失我仍然认为是抢劫,只不过是行为方式比较特殊罢了信用卡诈骗,一般是说用伪造、作废的卡,或者恶意透支的;当然也有冒充持卡人这种行为方式,但是一般适用在比如说捡到卡之类的主观恶性比较小的情况,与案例不太相符合案例中,主观意图是通过伤害来劫财,所以我认为定抢劫应该没有问题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 第14题:

    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为避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说出了正确的密码,三人取出现金5000元。对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抢劫(未遂)罪与信用卡诈骗罪
    B. 抢劫(未遂)罪与盗窃罪
    C. 抢劫(未遂)罪与敲诈勒索罪
    D. 抢劫(既遂)罪与盗窃罪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中,甲、乙、丙三人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钱包内的银行借记卡,并以暴力逼取正确密码最终获得现金5000元钱,在这一抢劫过程中,虽然有场所的转移(三人带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取钱),但是这个场所的变化,是整个抢劫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用暴力”和“取得财物”看似有物理意义空间上的错位,但并不影响刑法对其“当场”属性的评价。纵观整个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两个当场”:即“当场使用暴力”和“当场取得财物”,故应构成抢劫罪(既遂)一罪。根据《刑法》第19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甲、乙、丙三人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所以本题四个选项都错。本题要特别注意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一般情况下,抢劫罪表现为以暴力的方法抑制被害人的反抗,从而达到强行劫取财物的目的,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两个“当场”,即“当场使用暴力”和“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一般表现为通过要挟和威胁的方法强行取得财物,“威胁”的方法一般也不表现为当场实施暴力,其取得财物也通常是事后取得。故选ABCD。

  • 第15题:

    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马上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

    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B.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
    C.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1.3万元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卡诈骗罪、共同犯罪。 A项,根据《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按照信用卡诈骗罪论处。所以甲的行为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故A项正确。 BD项,乙在甲的犯罪行为进行到第三次取款时,才“走过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成为甲犯罪的承继帮助犯。为自己参与以后的犯罪结果承担共犯责任。故BD项正确。 C项,因为乙已经是甲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人,根据事后不可罚的原则,不会为共犯行为的结果再单独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故C项错误。

  • 第16题:

    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为避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说出了正确的密码,三人取出现金5000元。对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抢劫(未遂)罪与信用卡诈骗罪
    B:抢劫(未遂)罪与盗窃罪
    C:抢劫(未遂)罪与敲诈勒索罪
    D:抢劫(既遂)罪与盗窃罪

    答案:A,B,C,D
    解析:
    甲、乙、丙三人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钱包内的银行借记卡,并以暴力逼取正确密码最终获得现金5000元钱,在这一抢劫过程中,虽然有场所的转移(三人带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取钱),但是这个场所的变化,是整个抢劫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用暴力”和“取得财物”看似有物理意义空间上的错位,但并不影响刑法对其“当场”属性的评价。纵观整个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两个当场”:即“当场使用暴力”和“当场取得财物”,故应构成抢劫罪(既遂)一罪。

  • 第17题:

    甲、乙共谋盗窃丙的银行卡,乙偷窥到丙的密码,甲盗窃了丙的卡。甲去ATM取钱,乙帮忙望风掩护,显示余额有7万,甲取了出了2万,但骗乙说卡里只有1万,并分了5000元给乙。后甲又自己取了5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成立盗窃罪,金额是7万

    B.乙成立盗窃罪,金额2万

    C.乙成立盗窃罪,金额是1万

    D.甲对乙成立诈骗罪

    答案:A,B
    解析:
    信用卡为记名且可挂失,盗窃信用卡不等于盗窃到信用卡里面的钱,因此,一般的盗窃信用卡行为不认定为数额较大,不构成盗窃罪,只有在使用时才成立盗窃罪。特殊的盗窃(多次、入户、携带凶器、扒窃)信用卡,不要求数额较大,盗窃信用卡时就构成盗窃罪。本案中,甲、乙共同盗窃信用卡,使用时才成立盗窃罪。乙并没有参与甲后续“使用信用卡”的行为,故乙不对甲的后续行为承担责任。甲的盗窃金额为7万元,乙的盗窃金额为2万元。第一次用卡的时候,甲虽然欺骗乙说卡里仅有1万元,但是,乙确实为甲的取款起到了帮助作用(望风),甲、乙的内部分赃行为不影响共同犯罪数额的认定。A、B两项正确,当选。C、D两项错误,不当选。

  • 第18题:

    甲在大街上伺机抢劫,看到乙及女儿丙(8岁)一起走来,就窜出来将丙拉到自己怀里,然后将刀架在丙的脖子上,喝令乙掏出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乙掏出800元现金和一张信用卡。甲又挟持着丙(乙跟随)到一个取款机前,逼迫乙将该卡中所有可透支现金提出,共计1.5万元。关于甲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抢劫罪一罪
    B.甲构成抢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两罪,应数罪并罚
    C.甲构成绑架罪
    D.甲构成抢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两罪,应择一重罪论处


    答案:A
    解析:
    【 解析】A。抢劫信用卡并当场使用的,构成抢劫罪一罪。

  • 第19题:

    下列构成抢劫罪的有(  )。
    A.甲在列车上向邻座乙的水果注入麻醉药,乙食用后处于昏睡,甲趁机拿走乙的皮包
    B.甲绑架乙后让乙交出银行卡并说出密码,然后到自动取款机上提取现金5万元
    C.甲见乙有钱,便将乙骗到自己的房间,却见乙除随身携一张银联卡外未带任何其他东西,甲于是扣押乙,等第二天银行营业时,挟持乙到银行提取现金5万元
    D.甲、乙订立买卖合同,甲依约交付货物后,乙迟迟不付货款,甲便带人到对方仓库强行取回自己已交付的货物


    答案:A,B,C
    解析:
    解析: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例如,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使用催眠术或用毒药毒昏等,致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状态。因此,A选项中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应当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熟睡、酣醉、昏迷等状态而秘密窃取其财物的,因行为人并未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手段行为,不属于以其他方法实施的抢劫罪。如果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方法,窃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则构成盗窃罪。不管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都必须是在非法占有财物时的当场使用,并且当场攫取财物的,才能构成抢劫罪。对这里的当场攫取财物,不能做过于狭义的理解,B和C选项中仍然属于当场攫取财物,因而构成抢劫罪。抢劫罪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D选项中,由于甲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而不构成抢劫罪。

  • 第20题:

    甲捡到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将事情告诉乙,甲、乙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来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5万元,请问对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盗窃罪
    • B、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C、构成诈骗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甲盗窃了乙的借记卡和身份证,记下了借记卡的卡号后将借记卡偷偷放回原处。甲随后持乙的身份证冒充乙向银行挂失,由于甲能提供乙的借记卡的卡号和姓名与密码,银行工作人员信以为真,但甲没有让银行工作人员补办借记卡而是将卡中的现金5万元转入自己的卡中,对于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 A、构成盗窃罪
    • B、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C、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 D、构成侵占罪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乙抢劫了甲的信用卡当场在自动取款机上取走了卡上的2万元钱,对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B、构成抢劫罪
    • C、构成盗窃罪
    • D、构成侵占罪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多选题
    甲到银行自动取款机提款后,忘了将借记卡退出便匆忙离开。该银行工作人员乙对自动取款机进行检查时,发现了甲未退出的借记卡,便从该卡中取出5000元,并将卡中剩余的3万元转入自己的借记卡。对乙的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06年真题]
    A

    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

    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C

    乙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D

    乙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台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说明】原司法部答案为BCD。行为人的此种行为在学理上历来争议颇多,存在盗窃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信用卡诈骗罪的不同观点。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中确定,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台机上使用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由此,结束了行为人的此为成立盗窃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