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两人分别向被害人放入不足致死的毒药,但总剂量致使被害人死亡,判定因果关系为()
第6题:
依据被害人自身是否具有某种被害性的因素,将被害人分为机会被害人与().
第7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第8题:
下列情形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第9题:
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第10题: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该案的介入因素是被害人的自杀行为
乙自杀的行为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于乙的自杀行为是由甲的投毒行为导致,所以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第11题:
既然被害人
潜在被害人
复合被害人
状态性被害人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甲、乙同样都想置被害人于死地,甲向被害人砍了一刀,将被害人砍倒在血泊中,再准备砍第二刀的时候被过路人奋力阻止,被害人幸免于死,造成重伤。乙向被害人砍了一刀,将被害人砍倒在血泊中,再准备砍第二刀的时候,看到被害人苦苦哀求,心生怜悯而扔下凶器离去,被害人重伤,则甲的行为属于(),乙的行为属于()。
第17题:
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对于该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8题:
列哪种情形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第19题:
下列行为应数罪并罚的是()。
第20题:
甲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跑,路人随即将被害人乙送往医院,但仍然抢救无效死亡。甲不救助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乙将一颗即将爆炸的手雷扔到李某的身边,李某立即将其踢开,将王某炸死。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丙进入李某家,将李某卧室房门反锁。在丙搬运财物的过程中,李某醒来但不能走出房间制止丙的行为。丙将李某反锁的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丁为强奸妇女李某,故意实施了足以导致其死亡的暴力行为,并致李某死亡。丁的强奸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21题:
丙、丁的行为没有导致被害人死亡,故二者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甲、乙的行为导致了被害人死亡,但无法查清是谁的行为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故甲、乙二人的行为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甲、乙、丙、丁四人的行为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四人系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认定四人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与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矛盾
第22题:
甲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乙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丙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丁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