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交通管理局以出租车司机李某酒后开车,损坏了公路两旁的护栏且不听劝告为由,将李某的.出租车扣押一个月,扣押中车子被风吹雨淋,有部分损坏。后经复议机关调查发现,该护栏并不是李某损坏的,复议机关决定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市交通管理局应该赔偿李某的下列哪个损失?A.李某修理出租车支付的修理费2000元B.李某的精神赔偿金3000元C.赔偿李某开出租车平均的月收入3000元D.李某因车子被扣押而生病支付的医疗费5000元

题目

某市交通管理局以出租车司机李某酒后开车,损坏了公路两旁的护栏且不听劝告为由,将李某的.出租车扣押一个月,扣押中车子被风吹雨淋,有部分损坏。后经复议机关调查发现,该护栏并不是李某损坏的,复议机关决定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市交通管理局应该赔偿李某的下列哪个损失?

A.李某修理出租车支付的修理费2000元

B.李某的精神赔偿金3000元

C.赔偿李某开出租车平均的月收入3000元

D.李某因车子被扣押而生病支付的医疗费5000元


相似考题
更多“某市交通管理局以出租车司机李某酒后开车,损坏了公路两旁的护栏且不听劝告为由,将李某的.出租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4年6月某日,出租车司机万某将自己的出租车停靠在公交车站招揽生意。期间,有多辆公交车经停该车站,万某均不让道。公交车只好靠前或靠后停车,让在车站等候的乘客上车。某路公交车准备进站,司机李某见公交车站的停车位被万某占用,只好减速,准备将车停于出租车的后面。站牌下候车的乘客见到公交车进站,一拥而上,奔向该公交车。李某见状,将车向前驱动,打算将车停在出租车的左前侧。已经跑出一段距离的乘客见状,又向回跑。乘客于某由于上车心切,没有注意安全,在追车的过程中,被旁边的乘客挤倒,摔倒在公交车右侧后车轮下,被碾轧致死。

    若本案中,出租车司机逃逸的,则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 )
    A.围追堵截出租车司机
    B.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C.向出租车租赁公司举报
    D.向交通警察举报

    答案:B,D
    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1条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故本题答案选BD。

  • 第2题:

    某日,某市(属于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出租车司机王某收了乘客李某相当于应付车费两倍的车费,李某第二天向该市交通管理局举报。交通管理局发现在出租车客运管理方面并无相应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于是依据《某市出租车客运管理办法》对王某给予责令停业整顿20天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通管理局没有停业整顿的处罚实施权
    B:处罚行为违反法定程序
    C:地方政府规章不能设定停业整顿
    D:处罚行为的法律依据错误

    答案:C,D
    解析:
    行政处罚设定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法律的设定权。(2)行政法规的设定权。(3)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4)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设定权。本题考查的是第四层次,即地方政府规章的设定权。《立法法》第7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某市出租车客运管理办法》属于地方政府规章。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只能创设一定数额的罚款和警告的处罚,并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地方政府规章不能设定停业整顿等类的行政处罚c本题中,处罚行为所依据的法律错误,故选CD项。

  • 第3题:

    被告人李某,出租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撞死5人,撞伤20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故意杀人罪


    答案:B
    解析:
    解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李某故意驾车在闹市区撞人,危害的是公共安全,主观上也不是过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4题:

    某市交通管理局以出租车司机李某酒后开车,损坏了公路两旁的护栏且不听劝告为由,将李某的出租车扣了1个月。而实际上,该护栏并不是李某损坏的,李某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复议机关决定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李某开出租车平均每月收入3000元,李某要求市交通管理局赔偿自己的一切损失。请问,市交通管理局应该赔偿李某的下列哪项损失?()

    A:赔偿李某开出租车平均的月收入3000元
    B:赔偿李某缴纳的养路费
    C:赔偿李某因租房支付的租金,每月400元
    D:按国家上年度日平均工资赔偿李某因不开出租车而带来的损失

    答案:B
    解析:
    依《国家赔偿法》第36条第8项规定,本案情形下应赔偿李某的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因遭受不法侵害而使现有财产直接减少或消灭,其中并不包括间接损失,即不考虑受害人的可得利益或可期待性利益。本题中李某的直接损失仅指养路费,并不包括房租支出或可得月收入,故B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 第5题:

    某日,李某乘坐出租车,不慎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落在出租车上,被司机王某拾得。后李某记起,找到王某向其索要,王某不予承认并拒绝归还。李某遂向警方报案。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已经构成侵占罪
    B、王某已经构成抢劫罪
    C、王某的行为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D、该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侵占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 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行为。
    A 项正确,王某不予承认并拒绝归还的行为属于将李某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绝归还。笔记本电脑 按常理推算价值 3000 元以上,符合数额较大。故王某该行为构成侵占罪。
    B 项错误,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 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其他方法”是指由行为人采取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或不敢反抗的方法。 题干中表述与该罪行不符。
    C 项错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不当得利不是由于受益 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 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属于民事责任,王某行为触犯刑法,属于刑事责任。
    D 项错误,笔记本电脑价值较大,该行为已经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