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案中,有下列证据,根据我国的证据排除规则,哪些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A.被告人在侦查中确实被刑讯逼供了,而且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B.作案工具是由侦查员一人进行搜查后获取的C.本案中另一被告人,虽然也被刑讯逼供,但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作了无罪辩解D.证明被告人犯罪的某证人在接受询问时,受到侦查人员的威胁而作出的证人证言

题目

某案中,有下列证据,根据我国的证据排除规则,哪些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

A.被告人在侦查中确实被刑讯逼供了,而且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

B.作案工具是由侦查员一人进行搜查后获取的

C.本案中另一被告人,虽然也被刑讯逼供,但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作了无罪辩解

D.证明被告人犯罪的某证人在接受询问时,受到侦查人员的威胁而作出的证人证言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
《高法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由此可见,我国的证据排除规则只是排除了非法获取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三种证据,A属于非法获取的物证,C属于被告人辩解,均不在排除之列。
更多“某案中,有下列证据,根据我国的证据排除规则,哪些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 A.被告人在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非法取得的证据,一律不具有证据能力,不能为法庭采纳
    B:经依法确认的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C: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D: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都应当进行调查

    答案:A,C
    解析: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违反法定程序,以非法方法获取的证据,原则上不具有证据能力,不能为法庭采纳。但如果将非法取得的证据一律排除,又可能影响到对犯罪的查明和惩治。各国立法均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为了兼顾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多数国家又确立了一些例外,A项错误。根据《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第2条,非法言词证据只要其非法性经依法确认即应一律排除,不但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也不能作为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根据,B项正确。根据《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第14条,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对于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只有在可能影响公正审判且无法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才予排除,C项错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间,可以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应当先行当庭调查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调查,D项正确。

  • 第2题:

    下列证据根据我国的证据排除规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有哪些?()

    A:作案工具是由侦查员一人进行搜查后获取的
    B:被告人在侦查中被刑讯逼供而承认的犯罪事实
    C:侦查人员刑讯逼供犯罪嫌疑人,逼其说出作案工具的埋藏地点,据此挖出的作案工具
    D:侦查人员威胁证人说“如果你不按我们说的作证,就要按伪证罪抓你”,据此产生的证人证言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详解:《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据此,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两个方面:(1)排除言词证据,即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2)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因此AC项不是绝对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也是要排除的。故A、B、C、D项正确。

  • 第3题:

    以下关于直接证据的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没有直接证据就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一定是直接证据

    D.直接证据不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直接证据

  • 第4题:

    与被告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被告人有利的证言,或者 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对该被告人不利的证言应当慎重使用,有其他证据印证的, 可以采信。以上说法体现了哪一刑事证据规则?
    A.关联性规则 B.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C.补强证据规则 D.最佳证据规则


    答案:C
    解析:
    【考点】刑事证据规则
    【解析]补强证据规则,是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发生其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 据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才能被法庭采信为定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 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_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本题题干中表述出 自《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7条,对于有下列情形的证据应当慎重使用,有其 他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1)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被害人、证人和被告人,在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上 存在一定困难,但尚未丧失正确认知、正确表达能力而作的陈述、证言和供述;(2)与被告人有亲属关系或者 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被告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对该被告人不 利的证言。这是我国关于证人证言补强的规定,故本题选择C。

  • 第5题:

    5、以下关于直接证据的说法,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没有直接证据就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一定是直接证据

    D.直接证据不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