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Ce4+测定Fe2+时,突跃范围为0.86~1.26V。若加入H3PO4后,则突跃范围 ”相关问题
  • 第1题:

    2. 用KMnO4法滴定H2O2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值在滴定突跃范围中的位置是:

    A.滴定突跃范围中间

    B.滴定突跃范围中间偏上

    C.滴定突跃范围中间偏下

    D.不能确定


    B. 滴定突跃范围中间偏上

  • 第2题:

    什么是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影响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选择指示剂


    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是指滴定分数从0.999~1.001时的PH值的变化范围。一般来说计量点前后,一个很小很小体积酸或碱的加入会引起较大的PH值的变化。

  • 第3题:

    1、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滴定物的浓度越高,突跃范围越大

    B.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C.突跃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ABC

  • 第4题:

    6、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法测定Fe2+时,加入磷酸主要目的是

    A.增大突跃范围

    B.防止Fe3+水解

    C.调节溶液酸度

    D.加快反应速率


    增大突跃范围

  • 第5题: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突跃范围的关系是()

    A.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B.全部或者部分落在在突跃范围内

    C.刚好与突跃范围相同

    D.可以在突跃范围之外


    pH=pKH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