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对此,应按照()决定执行的刑罚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C、折衷原则D、并科原则

题目

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对此,应按照()决定执行的刑罚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折衷原则

D、并科原则


相似考题
更多“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对此,应按照()决定执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数罪并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没收财产和罚金,没收财产吸收罚金,只执行没收财产
    B.乙犯两罪分别被判处管制和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后,再执行管制
    C.丙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后,再执行拘役
    D.丁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和有期徒刑15年,应在15年以上25年以下确定刑罚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第69条第3款,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没收财产和罚金属于种类不同的附加刑,应当分别执行,A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69条第2款,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乙犯两罪分别被判处管制和有期徒刑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B选项正确。丙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执行有期徒刑。C选项错误。注意BC选项涉及知识点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内容,应当予以重视。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均为有期徒刑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丁所犯两罪的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最终确定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20年,因此应当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确定刑罚。D选项错误。

  • 第2题:

    共用题干

    下列不能担任辩护人的有?()
    A:吴某是某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其儿子因涉嫌犯抢劫罪被提起公诉一案中
    B:张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尚未缴清全部罚金
    C:郑某是某监狱的管理人员,在其父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起诉一案中
    D:金某是美籍华人,在其丈夫因走私毒品罪被起诉一案中

    答案:B
    解析:
    【考点】辩护人的资格。详解:《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5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前款第4项至第7项规定的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可以准许。《刑事诉讼法》第106条第6项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可见,A、C、D项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担任辩护人,不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第2款的规定,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可见,张某的罚金刑尚未执行完毕,不得担任辩护人,故B项应选。


    【考点】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详解:《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1款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因此,A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据此确定BD选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8条的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因此,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没有阅卷权,C不正确。本题选A、B、D。

  • 第3题:

    共用题干

    下列哪些情形成立累犯?
    A:张某因过失致人重伤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的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第3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的
    C:王某因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D:田某因组织恐怖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组织刺探国家机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的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本题中卞某的行为属于自首。同时,根据《刑法》第68条的规定,卞某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重大案件,属于重大立功。根据《刑法》第68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1)罪过条件: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有一罪是过失犯罪或者两罪皆为过失犯罪的,不构成累犯。A选项中,前罪为过失犯罪,因此不构成累犯。(2)刑度条件:前后两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前后两罪有一项低于有期徒刑或者两项都低于的,不构成累犯。(3)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这里的刑罚执行完毕,一般是指主刑执行完毕,不包括附加刑在内。(4)年龄条件: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不构成累犯;另外,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因为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而非刑罚执行完毕。但如果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内再犯新罪的,则可以构成累犯,因此C项正确。D项是特殊累犯,即前后两罪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的某一类犯罪,则前后两罪被判处的刑种、刑度不受限制,两罪间隔的时间长短也不受限制,皆构成累犯。
    根据《刑法》第67条第1、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本题中卞某可以认定为自首。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第2款的规定,黄某可以减刑,故A选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因此B选项亦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因此,C选项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的规定,重大立功“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故D选项表述错误。
    A项,《刑法》第72条规定的是“已满七十五周岁”。B项,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第4题:

    下列情形中,应当适用吸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的是

    A.甲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罚金
    B.乙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
    C.丙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拘役和管制
    D.丁犯两罪各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答案:B
    解析: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吸收原则)。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并科原则)。A选项是并科原则。D选项是限制加重原则。

  • 第5题: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累犯?()

    A:张某17岁时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7年后出狱。出狱第2年,他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B:王某在21岁时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出狱第4年,他又犯抢劫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C:刘某在21岁时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其执行12年后被假释。在被假释的第6年,刘某又犯贩毒罪,应当被判处无期徒刑
    D:孙某犯叛逃罪5年徒刑期满,3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答案:C,D
    解析:
    【考点】累犯。详解: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类。对于一般累犯,《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对于特别累犯,《刑法》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选项A:张某犯第一个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不构成累犯。选项B:王某的第一个罪是过失犯罪,所以不构成累犯。选项C:刘某的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第4年,满足一般累犯的时间要件。其他要件也符合。所以,刘某构成累犯。选项D:由于孙某后来所犯罪名并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或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中的任一类罪,因此,孙某并不成立特别累犯。但后罪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第3年所犯,因此成立一般累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