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3月在A市取得建筑收入200万元(含税),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则甲企业在建筑劳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A.1.80 B.3.60 C.5.83 D.7.21

题目
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3月在A市取得建筑收入200万元(含税),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则甲企业在建筑劳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

A.1.80
B.3.60
C.5.83
D.7.21

相似考题
更多“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3月在A市取得建筑收入200万元(含税),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则甲企业在建筑劳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筑工程公司为甲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6月到乙市提供建筑劳务(建筑用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取得含税价款5768万元,该建筑工程公司将承包工程中的电梯安装业务分包给某电梯安装企业,支付含税分包款618万元,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建筑工程公司购进建筑用辅助材料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该工程公司上述业务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

    A.可以选择简易方法计算增值税,在乙市预缴增值税150万元
    B.应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在乙市预缴增值税280万元
    C.应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在甲市缴纳增值税280万元
    D.可以选择简易方法计算增值税,在甲市缴纳增值税150万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应预缴税款=(5768-618)÷(1+11%)×2%=92.79(万元)。选项B错误。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应预缴税款=(5768-618)÷(1+3%)×3%=150(万元)。选项A正确。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乙市)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税款,选项CD错误。

  • 第2题:

    机构所在地在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在A县取得含税建筑服务收入54.5万元(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则甲企业预缴的下列税款中正确的有( )。

    A.预缴增值税1.5万元
    B.缴纳城建税0.05万元
    C.缴纳教育费附加0.03万元
    D.缴纳地方教育附加0.02万元
    E.甲企业应在B市预缴增值税

    答案:B,C,D
    解析:
    纳税人跨地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增值税并且就地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具体计算过程解析:
    甲企业应在A县预缴增值税=54.5÷(1+9%)×2%=1(万元)
    应在A县缴纳城建税=1×5%=0.05(万元)
    应在A县缴纳教育费附加=1×3%=0.03(万元)
    应在A县缴纳地方教育附加=1×2%=0.02(万元)。

  • 第3题:

    某建筑工程公司为甲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 年 6 月到乙市提供建筑劳务(建筑用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取得含税价款 5768 万元,该建筑工程公司将承包工程中的电 梯安装业务分包给某电梯安装企业,支付含税分包款 618 万元,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 建筑工程公司购进建筑用辅助材料的进项税
    额为 20 万元,该工程公司上述业务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

    A.可以选择简易方法计算增值税,在乙市预缴増值税 150 万元
    B.应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在乙市预缴增值税 280 万元
    C.应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増值税,在甲市缴纳増值税 280 万元
    D.可以选择简易方法计算增值税,在甲市缴纳增值税 150 万元

    答案:A
    解析:
    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 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应预缴税款=(5768 -618) + (1+3%) ×3% =150 (万元)。

  • 第4题:

    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一般纳税人,2019年2月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总额为500万元,支付含税分包款200万元,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

    A.8.74
    B.5.45
    C.9.09
    D.15

    答案:B
    解析: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0%)×2%=(500-200)÷(1+10%)×2%=5.45(万元)。

  • 第5题:

    位于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4月跨市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90万元,按照分包合同支付含税分包款30万元,该建筑收入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则甲企业应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增值税税款( )万元。

    A.1.10
    B.1.20
    C.1.65
    D.4.13

    答案:A
    解析:
    甲企业应在A市预缴增值税税款=(90-30)÷(1+9%)×2%=1.10(万元)。

  • 第6题:

    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2月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总额为500万元,支付分包款200万元,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增值税税款(  )万元。

    A.5.50
    B.24.77
    C.8.26
    D.27

    答案:A
    解析:
    应预缴增值税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9%)×2%=(500-200)÷(1+9%)×2%=5.50(万元)。

  • 第7题:

    位于A市的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2月将其位于B市的一座办公楼(2014年取得)出租,取得含税租金收入200000元,选择简易计税办法,则其应在B市预缴增值税( )元。

    A.5825.24
    B.6000
    C.9523.81
    D.10000

    答案:C
    解析: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5%=200000÷(1+5%)×5%=9523.81(元)。

  • 第8题:

    位于A市区的一家建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业务,2018年6月具体经营业务如下:
    业务1:在B市承接某项目,采用一般计税方法,本月竣工结算,本月取得含税总工程款为2200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本月支付分包工程款含税金额700万元,取得分包商(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建筑公司已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填报《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并预缴了增值税,取得项目所在地B市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凭证。6月底取得的专票已勾选认证相符。
    业务2:在C市承接一甲供工程项目,采取简易计税方法,本月竣工结算,本月收到含税金额3000万元并开具了增值税普通发票。该建筑企业将部分业务进行了分包,本月支付分包含税金额1300万元,取得分包商(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业务1该建筑公司在B市应预缴的增值税。
    <2>?、计算业务2该建筑公司在C市应预缴的增值税。
    <3>?、请列出建筑企业预缴税款时,应向税务机关提交的资料。
    <4>?、计算企业应向A市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的增值税。


    答案:
    解析:
    【1】 一般纳税人跨地级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0%)×2%
    业务1该建筑公司在B市应预缴的增值税=(2200-700)÷(1+10%)×2%=27.27(万元)。
    【2】 一般纳税人跨地级市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3%)×3%
    业务2该建筑公司在C市应预缴的增值税=(3000-1300)÷(1+3%)×3%=49.51(万元)
    【3】 纳税人跨地级市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①《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②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③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④从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4】 业务1的销项税额=2200÷(1+10%)×10%=200(万元);
    业务2应纳增值税税额=(3000-1300)÷(1+3%)×3%=49.51(万元);
    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700÷(1+10%)×10%=63.64(万元);
    当月应向A市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的增值税=200(销项税)+49.51(简易计税)-63.64(进项税)-27.27(预缴)-49.51(预缴)=109.09(万元)。

  • 第9题:

    单选题
    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2017年4月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总额为500万元,支付分包款200万元,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
    A

    8.74

    B

    14.56

    C

    9

    D

    15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机构所在地在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月在A县取得建筑收入50万元,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县()。
    A

    预缴增值税1.35万元

    B

    缴纳城建税0.05万元

    C

    缴纳教育费附加0.03万元

    D

    缴纳地方教育附加0.03万元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本题目体现今年教材新增的纳税人跨地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增值税和就地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规定。 甲企业应在A县预缴增值税=50÷(1+11%)×2%=0.90(万元) 应在A县缴纳城建税=0.90×5%=0.05(万元) 应在A县缴纳教育费附加=0.90×3%=0.03(万元) 应在A县缴纳地方教育附加=0.90×2%=0.02(万元)。

  • 第11题:

    单选题
    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6月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200万元,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
    A

    5.41

    B

    5.83

    C

    3.60

    D

    1.8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3%)×3%=200÷(1+3%)×3%=5.83(万元)。

  • 第12题:

    单选题
    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6月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200万元,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
    A

    5.45

    B

    7.21

    C

    3.64

    D

    1.8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0%)×2%=200÷(1+10%)×2%=3.64(万元)。

  • 第13题:

    2020年5月,A市甲建筑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B市提供建筑服务,取得全部价款(含税)1000万元。将部分建筑业务分包给乙建筑公司。支付分包款(含税)200万元。甲公司当月在B市应预缴增值税是( )万元。

    A.14.55
    B.14.68
    C.15.53
    D.16

    答案:B
    解析:
    跨市提供建筑服务,应该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差额预缴增值税。
      应预缴增值税=(1000-200)÷(1+9%)×2%=14.68(万元)。

  • 第14题:

    甲建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机构所在地为A市,2019年1月在B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350万元,支付分包款120万元,属于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后的新项目,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甲公司在建筑服务发生地B市应预缴增值税( )万元。

    A.4.18
    B.6.22
    C.6.70
    D.22.79

    答案:A
    解析:
    一般纳税人跨地级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0%)×2%=(350-120)÷(1+10%)×2%=4.18(万元)

  • 第15题:

    (2018年)2019年5月,A市甲建筑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B市提供建筑服务,取得全部价款(含税)1000万元。将部分建筑业务分包给乙建筑公司。支付分包款(含税)200万元,该建筑服务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甲公司当月在B市应预缴增值税( )万元。
     

    A.14.68
    B.21.82
    C.27.27
    D.18.18

    答案:A
    解析:
    一般纳税人跨地级市提供建筑服务,应该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差额预缴增值税。应预缴增值税=(1000-200)÷(1+9%)×2%=14.68(万元)。

  • 第16题:

    位于甲市的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12月在乙市取得含税的建筑工程款收入600万元,支付给分包方含税价款200万元,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该建筑工程的开工日期为2018年10月,则该建筑企业在乙市预缴的增值税额是( )万元。

    A.7.27
    B.7.77
    C.11.65
    D.10.91

    答案:A
    解析:
    预缴增值税=(600-200)÷(1+10%)×2%=7.27(万元)。
    【知识点】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 第17题:

    机构所在地在 B 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 年 7 月在 A 市取得建筑收入 40 万元(含增值税,下同),支付分包款 10 万元;当月在 A 市以 90 万元转让一套办公用房,该办公用房是 2017 年 7 月购进,购入时支付 80 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甲企业应在A 市向税务局预缴建筑业增值税和转让不动产的增值税
    B. 甲企业应在A 市向税务局预缴建筑业增值税0.55 万元
    C. 甲企业应在A 市向税务局预缴转让不动产增值税0.48 万元
    D. 甲企业应在B 市向税务局申报增值税销项税11.82 万元

    答案:B,C,D
    解析:
    选项 A 不正确,甲企业应在 A 市向税务局预缴转让不动产的增值税,应在 A 市向税务局预缴建筑业增值税。选项 B 正确,甲企业应在 A 市向税务局预缴建筑业增值税
    =(40-10)÷(1+10%)×2%=0.55(万元)选项 C 正确,甲企业应在 A 市向税务局预缴转让不动产增值税=(90-80)÷(1+5%)×5%=0.48(万元)选项 D 正确,甲企业应在 B 市向税务局申报增值税销项税=40÷(1+10%)×10%+90÷(1+10%)× 10%=3.64+8.18=11.82(万元)。

  • 第18题:

    机构所在地在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2月在A县取得含税建筑收入50万元,该企业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县( )。

    A.预缴增值税1.35万元
    B.缴纳城建税0.05万元
    C.缴纳教育费附加0.03万元
    D.缴纳地方教育附加0.03万元

    答案:B,C
    解析:
    本题目体现纳税人跨地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增值税和就地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规定。
    甲企业应在A县预缴增值税=50÷(1+9%)×2%=0.92(万元)。
    应在A县缴纳城建税=0.92×5%=0.05(万元)。
    应在A县缴纳教育费附加=0.92×3%=0.03(万元)。
    应在A县缴纳地方教育附加=0.92×2%=0.02(万元)。

  • 第19题:

    位于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在A市提供建筑服务,取得建筑收入400万元(含税,下同)。将一部分建筑工程分包出去,支付分包款100万元,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 )万元。

    A.5.50
    B.7.34
    C.24.77
    D.33.03

    答案:A
    解析:
    甲企业应在A市预缴税款=(400-100)÷(1+9%)×2%=5.50(万元)。

  • 第20题:

    某市A建筑企业(注册浦东新区,试点一般纳税人,纳税信用A级)2016年6月分别在大连市西岗区和重庆市渝中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当月分别取得建筑服务收入(含税)1665万元和2997万元,分别支付分包款555万元(分包商为注册本市黄浦区的B建筑企业,取得B建筑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55万元)和777万元(分包商为注册本市静安区的C建筑企业,取得C建筑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77万元)。另支付不动产租赁费用111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11万元,购入建筑材料117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170万元。在劳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都取得了完税凭证。如果大连和重庆项目均为2016年4月30日前开工的老项目,A、B、C建筑企业均选择按简易方法计税,其他条件不变,则()

    • A、A建筑企业向大连市西岗区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32.33万元
    • B、A建筑企业向重庆市渝中区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64.66万元
    • C、B建筑企业向大连市西岗区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16.17万元
    • D、C建筑企业向重庆市渝中区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22.63万元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跨县(市)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200万元,属于开工日期在2017年4月的建筑项目,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是(  )万元。
    A

    9.52

    B

    3.67

    C

    5.50

    D

    5.82


    正确答案: B
    解析:
    此项建筑项目开工日期在2016年5月1日之后,因此适用于一般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甲企业应在A市预缴税款=200÷(1+9%)×2%=3.67(万元)。

  • 第22题:

    单选题
    2019年5月,A市甲建筑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B市提供建筑服务,取得全部价款(含税)1000万元,将部分建筑业务分包给乙建筑公司,支付分包款(含税)200万元。甲公司当月在B市应预缴增值税()万元。(2018年考题改编)
    A

    14.68

    B

    14.55

    C

    18.35

    D

    22.02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位于B市的甲建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当月在A市取得建筑收入110万元,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  )。
    A

    预缴增值税3万元

    B

    缴纳城建税0.14万元

    C

    缴纳教育费附加0.06万元

    D

    缴纳地方教育附加0.03万元


    正确答案: B,C
    解析: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则甲企业应在A市预缴增值税=110÷(1+10%)×2%=2(万元)。纳税人跨地区提供建筑服务、销售和出租不动产的,应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不动产所在地预缴增值税时,以预缴增值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并按预缴增值税所在地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和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就地计算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则甲企业应在A市缴纳城建税=2×7%=0.14(万元);应在A市缴纳教育费附加=2×3%=0.06(万元);应在A市缴纳地方教育附加=2×2%=0.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