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防止水流冲击,保证微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条件,溶气释放器前管道流速要低于( )m/s. ”相关问题
  • 第1题:

    同上题,已知管道直径为50mm,水流速为4m/s,水对板的冲击力为( )N。

    A. 31.4 B. 62.8 C. 15.7 D. 47.1


    答案:A
    解析:
    提示:R=ρQ(v2x-v1x)=-ρAv2。

  • 第2题:

    关于气浮法处理废水,下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

    A.悬浮颗粒表面呈亲水性,易黏附于气泡上面上浮
    B.在气浮过程中投加聚合氯化铝,主要为了维持泡沫的稳定性,提高气浮效果
    C.电解气浮法不但具有一般气浮分离的作用,还兼有氧化作用,能脱色和杀菌
    D.溶气真空气浮是指废水在常压下被曝气,然后在真空条件下,使废水中溶气形成细微气泡而黏附悬浮颗粒杂质上浮的过程

    答案:C,D
    解析:
    A项亲水性错误,应为疏水性;B项在气浮过程中投加聚合氯化铝是为了将乳化稳定体系脱稳、破乳,压缩双电层,促使废水中污染物破乳凝聚,以利于与气泡黏附而上浮。C、D项正确。

  • 第3题:

    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粘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如何改善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的粘附性能?


    完成气浮分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水中必须有数量足够的微小气泡(2)污染物颗粒必须呈悬浮状态必须使气泡与颗粒产生粘附。而使气泡与悬浮颗粒粘附的基本条件是水对该种颗粒的润湿性要小,使颗粒尽可能呈疏水性。 故改善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的粘附性能通常的方式是:通过向水中添加浮选剂来改善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能,增强其疏水性能,从而使颗粒附着于气泡上,同时浮选剂有促进起泡的作用,可使废水种的空气泡形成稳定的小气泡,更有利于气浮。

  • 第4题:

    下列关于气浮池气浮分离原理的叙述中,哪几项正确?( )

    A.溶气式气浮分离工艺是空气溶解在水中,然后升压释放出微气泡,黏附在细小絮凝微粒上浮到水面
    B.黏附在细小絮凝微粒上的气泡越多,絮凝微粒上升速度越大
    C.在气浮过程中,向水中鼓入空气的过程也是向水中充氧的过程
    D.黏附气泡的微粒在水中上浮速度与所受的浮力有关,与重力无关

    答案:B,C
    解析:
    黏附一定量微气泡,上浮速度远远大于下沉速度,黏附气泡越多,上浮速度越大,故B项正确。气浮工艺在分离水中杂质时,还伴着对水的曝气、充氧,故C项正确。

  • 第5题:

    加压溶气气浮装置中的溶气释放器是一种具有微孔的设备,通过水力剪切作用形成微细气泡。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