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
12、脂类物质在生物体内主要起哪些作用?
脂类泛指不溶或微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各类生物分子,一般由醇和脂肪酸组成。醇包括甘油 ( 丙三醇 ) 、鞘胺醇、高级一元醇、固醇等类型;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两类。脂类物质在生物体内主要作用包括: (1) 能量贮存形式 三酰甘油主要分布在皮下、胸腔、腹腔、肌肉、骨髓等处的脂肪组织中,是储备能源的主要形式。三酰甘油作为能源储备具有可大量储存、功能效率高、占空间少等优点,三酰甘油还有绝缘保温、缓冲压力、减轻摩擦振动等保护功能。 (2) 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磷脂、糖脂、胆固醇等极性脂是构成人体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们构成生物膜的水不溶性液态基质,决定了生物膜的基本特性。膜的屏障、融合、绝缘、脂溶性分子的通透性等功能都是膜脂特性的表现,膜脂还给各种膜蛋白提供功能所必需的微环境。脂类作为细胞表面物质,与细胞的识别、种特异性和组织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3) 有些脂类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本质是类固醇;各种脂溶性维生素是不可皂化脂;介导激素调节作用的第二信使有的也是脂类,如二酰甘油、肌醇磷脂等;前列腺素、血栓素、白三烯等具有广泛调节活性的分子是 20 碳酸衍生物。 (4) 有些脂类是生物表面活性剂 磷脂、胆汁酸等双溶性分子或离子,能定向排列在水 - 脂或水 - 空气两相界面,有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功能,是良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例如:肺泡细胞分泌的磷脂覆盖在肺泡壁表面,能通过降低肺泡壁表面水膜的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在呼吸中萎陷。缺少这些磷脂时,可造成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后必须用力扩胸增大胸内负压,使肺泡重新充气。又如胆汁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乳化食物中脂类,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5) 作为溶剂 一些脂溶性的维生素和激素都是溶解在脂类物质中才能被吸收,它们在身体内的运输也需要溶解在脂类中。如维生素 A 、 E 、 K 、性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