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当动物休息于舒适的环境中时,其产热量决定于采食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热量( )。

    A.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B.寒颤性产热
    C.非寒颤性产热
    E.全部内脏代谢增强

    答案:B
    解析:
    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散热量显著增加,机体便通过寒颤性产热和非寒颤性产热两种形式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其中寒颤性产热是指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来产生热量。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所以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是主要的产热形式。而非寒颤性产热是物质代谢产生的热量。

  • 第2题:

    动物群饲时的采食量高于单个饲养,自由采食时的采食量高于限制饲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动物机体产生的热量,除供维持体温外,其余热量主要通过()运送到体表由皮肤散发,少部分经呼出的气体和排出的粪尿散发。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可通过皮肤以()、()、()等方式散热。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则只能以()方式散热。


    正确答案:皮肤;血液循环;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 第4题: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 B、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
    • C、皇权至高无上,不需要别人帮忙,因此皇帝休息不好
    • D、当皇帝也很辛苦,要日理万机,因此要定额每天的奏折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动物安静时以内脏器官产生热量较多,其中以()代谢最为旺盛,产热最多。运动或使役时,()成为产热的主要器官。


    正确答案:肝脏 ;骨骼肌

  • 第6题:

    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加,当散热不足时,就会发生中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机体通过寒颤产热和非寒颤产热两种形式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炸药的威力决于炸药爆炸时所产生的()。

    • A、质量
    • B、体积
    • C、热量
    • D、气体

    正确答案:C,D

  • 第9题:

    问答题
    温热环境怎样影响动物采食量?

    正确答案: 一般环境温度降低,动物采食量增加,反之则下降。
    如对生长肥育猪,环境温度高于21℃时,温度每上升1℃,每头猪每天采食量减少60-100g;环境温度低于15℃时,温度每下降1℃,每头猪每天采食量增加约19.5g。对于鸡,温度在18-21℃外,每上升或下降1℃,生长鸡和产蛋鸡的采食量相应降低或增加1.6-1.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机体通过寒颤产热和非寒颤产热两种形式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温热环境与动物采食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动物的采食量直接受温热环境的影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会通过调节采食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牛的采食量:牛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存,但基本上属耐寒动物。不同的牛种对温热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环境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散热和产热量,改变维持能量的需要量表现为采食量的增减。寒冷地区的成年泌乳母牛的适宜温度是17~20℃,此时所需维持净能最少,泌乳牛处在恒定温度下自由采食,采食量开始下降的温度因品种而不同;生长肥育牛的采食量和温热环境的关系与乳牛的相似。
    羊的采食量:绵羊对环境温度的反应与被毛厚度和饲养水平有关。刚剪毛的绵羊受热的影响较小,但在低温,甚至仅10℃时则引起严重冷应激。未剪毛绵羊在炎热时采食量下降,与产乳牛相似,在0℃时对高精料或高粗料日粮的采食量显著高于23℃时,但能量的消化率无差异。
    猪的采食量:因体重和年龄大小对温热环境反应不同,猪的采食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成年猪的适宜温度范围在0~20℃,育成猪15~27℃,仔猪25~32℃。低于适宜的温度,采食量增多,反之,则降低。
    鸡的采食量:产蛋鸡和肉鸡在环境温度影响下,与其他动物的反应相似,维持能量需要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减;肉鸡的适宜温度一般认为较蛋用型低3℃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动物安静时以内脏器官产生热量较多,其中以()代谢最为旺盛,产热最多。运动或使役时,()成为产热的主要器官。

    正确答案: 肝脏 ,骨骼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90%以上。

    A

    B



  • 第14题:

    美甲服务场所要有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客人休息时有舒适的沙发,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这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心理。

    • A、求干净
    • B、求舒适
    • C、求方便
    • D、求安全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舒适度的目的是()。

    • A、产奶量的增加
    • B、疾病的减少
    • C、良好的繁殖力
    • D、干物质采食量最大化
    • E、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恒温动物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原因是()

    • A、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一样
    • B、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C、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 D、物质代谢速率快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90%以上。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当一铸件在车间内加热时,其辐射换热量的大小取决于铸件面积和本身黑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预防烧伤患者挛缩时,四肢关节用夹板固定原则上应固定于()

    • A、对抗挛缩位
    • B、功能位
    • C、休息位
    • D、舒适位
    • E、抬高位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热量(  )。
    A

    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B

    寒颤性产热

    C

    非寒颤性产热

    D

    肝脏代谢亢进

    E

    全部内脏代谢增强


    正确答案: B
    解析:
    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散热量显著增加,机体便通过寒颤性产热和非寒颤性产热两种形式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其中寒颤性产热是指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来产生热量。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所以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是主要的产热形式。而非寒颤性产热是物质代谢产生的热量。

  • 第21题:

    问答题
    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平衡时,就是“热舒适”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
    当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即,此时体温可维持正常,这只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也就是说,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热平衡,然而只有那种使人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舒适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采食量调控的一般过程?试述动物所处的环境与采食量的关系?

    正确答案: 口腔、胃、肠道是营养吸收前刺激采食调节的部位,而肝脏、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沉积状况是吸收后的刺激部位。外周的刺激信号传导到中枢采食调节系统,调控动物采食多少。
    ⑴动物采食量的物理调控
    ①肠道紧张度肠道紧张度是决定动物每次采食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体内温度变化阐明动物体温和采食量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热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动物采食是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体温,而停止采食是为了防止体温过高。
    ⑵动物采食量的化学调控
    ①血糖
    血糖是第一个被认为与采食量调节有关的化学因素。饱中枢和饿中枢还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间接参与血糖的调节。
    ②挥发性脂肪酸
    对于反刍动物,血糖并不能调节采食量。乙酸和丙酸可直接或间接地调控采食量,丁酸的作用很弱。
    ③脂肪能量“脂肪稳衡理论”用于解释采食量的长期调控机制。该理论认为动物采食量是为了保持体内有一定量的脂肪储备。若动物体脂处于亏损状态,则动物的采食量趋于提高,以弥补体内脂肪的损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90%以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