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早读铃声响了,六年级一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了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10分钟的“思想工作”。看到这两种情景同学都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某学生家长给王老师口袋里塞了张购物卡,如果你是王老师你怎么办?
第7题:
王老师要求学生值日的时候把放在角落的痰盂洗干净,并对学生讲述了保持教室卫生对大家的好处。但是学生无动于衷。于是,王老师自己把痰盂刷洗干净。几天后,王老师惊奇的发现班里的痰盂干净了。王老师趁热打铁,利用班会和学生讨论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从此后,王老师再也没有为班级卫生操心。王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第8题:
在高三班主任王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姓徐的同学很聪明,但自我约束力很差,经常迟到。一次,这位同学像往常那样又迟到了,王老师在教室门口拦住了他,不让他进教室。王老师看到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不禁火冒三丈,恶狠狠地批评他,言语中还带着一些侮辱人格的话。当时,徐同学就与王老师吵起来,说王老师侮辱了他的人格。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被校长看到了,校长把徐同学叫到一边,很和气地对他谈了一些什么。徐同学起初很生气,后来渐渐平静下来了。课间的时候,徐同学向王老师表示道歉,他的道歉反而让王老师感到不好意思。王老师不由自主地对徐同学说:“老师那样粗暴地对待你是不对的。”此后,王老师对自己过去常常用粗暴方式处理学生问题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在以后与学生的交往中,王老师也渐渐学会了对学生给予尊重和理解。现在徐同学正在大学读书,每年暑假回来都去看望王老师。两个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请运用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个案例,并阐述你所获得的启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恰当,制定了校规就应该严格执行
恰当,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就要批评
不恰当,应该听小刚解释清楚再处理
不恰当,应该杀一百在教室里处理
第13题:
(1)王老师感到头晕 (2)王老师走进教室
(3)王老师批改作文到深夜 (4)王老师被送到医院
(5)王老师被同学们叫醒
A.3—2—1—5—4 B.3—5—1—2—4
C.2—1—5—4—3 D.2—1—4—3—5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王老师上课的教室电脑配置较低,在讲课时他打开很多应用程序,电脑突然死机了,如果他想打开“Windows任务管理器”停止一些应用程序,应使用的组合键是()。
第19题:
小红上完体育课后发现钱包找不到了,当时只有小明在教室,班主任王老师得知后,立刻要求小明交出小红的钱包,王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第20题:
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
终身学习
爱岗敬业
第21题:
树立榜样
价值辨析
强化与惩罚
群体约定
第22题:
采取鼓励措施,使幼儿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认真学习
联系家长,让家长严加管束
对幼儿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
让幼儿到教室外面吹奏,以示惩戒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