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全国中东部地区17省市持续雾霾,陷人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1 月13日,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雾霾主要是由( )组成,其中 PM2. 5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A. 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 一氧化碳 D.可吸人颗粒物

题目
2013年1月9日,全国中东部地区17省市持续雾霾,陷人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1 月13日,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雾霾主要是由( )组成,其中 PM2. 5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A. 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 一氧化碳 D.可吸人颗粒物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D
解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因素,前 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是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它是加重雾霾天气的 主要成分。A项中的二氧化硫,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B项的氮氧化物,是只由 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作为空气污染物的氮氧化物通常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D 项,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而2013年1月持续出现的雾霾,其主要成分是PM2.5,即大气 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 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 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非常大;而C项中的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和 空气密度相差很小,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引起机体组织由于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易造成煤气中毒。
更多“2013年1月9日,全国中东部地区17省市持续雾霾,陷人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1 月13日,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雾霾主要是由( )组成,其中 PM2. 5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不是雾霾预警等级。

    • A、黄色
    • B、橙色
    • C、红色
    • D、蓝色

    正确答案:D

  • 第2题:

    近日,江苏省连续被雾霾袭击,某日,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苏州6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200,达到重度或严重污染,江苏省环保厅今年冬天已经第三度启动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甚至有网友调侃:“雾太大,连走路都要追尾了”。对于如今频发的雾霾现状,你有什么建议?


    正确答案: 雾霾问题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大痼疾,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更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让雾霾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我认为要解决当前“谈霾色变”的现状,新一轮的“治霾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及个人三者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层面。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通过天然气、电等代替燃煤。
    第二,发挥经济杠杆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当前我国的治霾手段,更多的依赖行政手段,而市场激励型的经济措施是短板。消除“心肺之患”必须更加注重运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充分运用价格、补贴、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让治污方有所选择。
    第三,推进“依法治霾”的进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修订时把治理PM2.5作为考核、评估领导干部政绩的指挥棒,使环保成效成为地方政府的“紧箍咒”。
    第四,增加大气污染违法成本。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与环保文件,增强法律的威慑力,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次,企业层面。
    第一,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企业要意识到雾霾问题的严重性,清楚自身所负的重大责任,在生产发展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与环保意识,避免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置环境于不顾。
    第二,积极推进技术的革新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改变过往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再次,个人层面。
    第一,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生活中尽量选择绿色出行,以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等代替私家车,如果非要驾车外出,可以选择“拼车”出行。
    第二,树立生活节约意识,尽量购买节能家电,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生活中节约没一滴资源,践行环保主义生活方式。

  • 第3题:

    单选题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中。下列关于雾霾天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B

    应通过补充抗氧化剂,对抗因雾霾进入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

    C

    发生霾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大,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

    D

    发生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5千米,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雾霾天气被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霾天气最好不要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B项,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它是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因而是自我防护雾霾的一种措施。C项,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D项,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

  • 第4题:

    刚进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其中,苏皖等地的雾霾最为严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持续性雾霾天气的出现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②治理雾霾天气是我国最高价值标准的要求 ③持续性雾霾天气的出现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 ④治理雾霾天气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但当前我国的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空气污染更是引人关注。近几年,我国的雾霾污染非常严重,2013年以来,我们四分之一国土出现雾霾,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雾霾中的PM2.5成为最新的健康杀手。我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下列关于雾霾的有关说法或治理措施科学的是()

    • A、出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就不怕雾霾天气对人体产生伤害
    • B、“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是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
    • C、研制可降解塑料,可以有效控制“PM2.5”出现
    • D、焚烧垃圾,减少固体废弃物,做好垃圾分类,能有效防止“雾霾天气”出现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