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2012年,全国人大通过( )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规定明确写入其总则。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宪法》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第5题: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我国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 ①为了更好地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为了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③因为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第6题:
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当日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写入总则的是()
第7题:
十一届全国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这体现了()。
第8题:
刑诉法时隔()年进行第二次“大修”,首次把()写入总则,突出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第9题: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
第10题: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原则。这一修改() ①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③体现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④遵循了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打击贩毒
打击恐怖犯罪
严惩暴力犯罪
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13题:
我国司法注重保障人权,下列关于保障人权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我国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对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予以具体规定和保护
C.我国刑法以惩罚犯罪为目的,因此对犯罪分子的人权应予以剥夺
D.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均有保障人权的规定
第14题:
第15题:
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这是继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后,又一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一部重要的中国法律。这标志着()。
第16题:
()年我国修改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第17题:
关于“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第18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一调整蕴涵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④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第19题: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中国宪法确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到了总则当中。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具有()。
第20题: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明确规定。
第21题: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明确将()写入总则。
第22题:
2000
2004
2008
2010
第23题:
人生而自由平等
因信称义
人文主义
自由、博爱与平等
第24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保护被害人的权利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我国刑事诉讼法既要惩罚犯罪也要保障人权
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两大目的之间不会存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