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这表明()。①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④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题目
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这表明()。①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④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相似考题
更多“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这表明()。①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④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9年9月6日,卫生部网站公布了《国家处方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回答下列各题。 上述材料说明()。 ①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③我国公民可以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④我国公民享有绝对的、广泛的自由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B

  • 第2题:

    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就“新拆迁条例”的立法再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将于本月底结束。截至12月30日24时,已有10426人通过法制办草案意见征集系统提交意见。其中,12月29日上午,北大法学院向国务院法制办递交意见书,就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 作为立法史上首个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立法项目,征收条例在今年1月29日由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公开征求意见,这次共征集到65601条建议。 结合材料,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制定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正确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征收公民房屋,要满足公民的合法要求。对于个别公民的非法利益和无理要求,国家不予保护。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 第3题:

    2010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分别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条和37898条;起草单位召开45次各类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被征收入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这表明了()。 ①我国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④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国务院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征收适用范围、征收程序、征收补偿等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以保障被征收入的合法权益。新条例的规定()。

    • A、反映了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 B、保证了人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 C、表明了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 D、表明了国务院依法行使立法权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针对“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拆迁”等问题,国务院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新条例草案中,用“搬迁”取代了“拆迁”这一概念,“拆迁”将成为历史。这体现了()。 ①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我国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③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6题:

    2010年12月16日,经过修改后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再次全文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同一个立法项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在行政法规立法中极为少见,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既要使公共利益需要得以实现,又要使被征收入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这表明()。

    • A、我国全体公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 B、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C、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充分条件
    • D、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

    正确答案:D

  • 第7题: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同时,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予以废止。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拆迁条例修改与制定,始终牵引着亿万群众的目光。2007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审议这个条例草案时提出,经过修改后要公开征求群众意见。2010年,条例草案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分别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条和37898条;起草单位召开45次各类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被征收人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选取40多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专项调查研究……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条例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向社会发布。 材料二、新拆迁条例规定,因公共利益而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取消行政强制拆迁,禁止采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方式实施搬迁,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征收补偿价格不低于市场价;征收补偿方案需开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新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行使,彰显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材料一体现了公民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


    正确答案: ①公民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说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条例起草单位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说明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国务院将此条例正式向社会发布,说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决策。

  • 第8题: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同时,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予以废止。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拆迁条例修改与制定,始终牵引着亿万群众的目光。2007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审议这个条例草案时提出,经过修改后要公开征求群众意见。2010年,条例草案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分别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条和37898条;起草单位召开45次各类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被征收人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选取40多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专项调查研究……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条例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向社会发布。 材料二、新拆迁条例规定,因公共利益而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取消行政强制拆迁,禁止采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方式实施搬迁,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征收补偿价格不低于市场价;征收补偿方案需开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新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行使,彰显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 第9题: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车辆购置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是公民在行()的权利。

    • A、民主决策
    • B、民主监督
    • C、民主选举
    • D、民主管理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W省在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细则》过程中,将征求意见稿通过政务微博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采纳公众意见12条。这表明()①公民利用网络平台行使权利②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实施监督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W省在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细则》过程中,将征求意见稿通过政务微博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采纳公众意见12条。这表明()①公民利用网络平台行使权利②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实施监督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针对频繁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国务院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国务院正确行使立法权 ②决策符合全体公众的意愿 ③公民理解决策,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政府坚持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公民理解决策,③④当选。立法权属于权力机关,国务院为行政机关,①错误。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但不等同于符合全体公众的意愿,②错误。

  • 第13题:

    2010年12月16日,经过修改后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再次全文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征求意见期间,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信函及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对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这表明()。

    • A、大众传媒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主要手段
    • B、国家权力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 C、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 D、决策机关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上述材料说明()。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的政治自由是具体、绝对的 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A、③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针对当前我国救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务院法制办于2009年4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救灾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立法越来越注重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法律条文。之所以要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是因为()。

    • A、民意对决策的最终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 B、只有让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才能做到科学决策
    • C、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 D、政府的各项决策必须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针对“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拆迁”等问题,国务院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新条例草案中,用“搬迁”取代了“拆迁”这一概念,“拆迁”将成为历史。这体现了()。 ①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我国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③任何公民的权利都要受到法律保护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和补偿务例》。 《条例》规定,有关政府及工作人员对其拆迁中的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我国政府加强行政立法,规范执法行为 ③公民的权利都要受到法律保护 ④我国政府要合法行政、权责统一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自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1月11日,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这一做法表明()。

    • A、政府尊重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 B、政府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 C、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 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同时,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予以废止。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拆迁条例修改与制定,始终牵引着亿万群众的目光。2007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审议这个条例草案时提出,经过修改后要公开征求群众意见。2010年,条例草案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分别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条和37898条;起草单位召开45次各类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被征收人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选取40多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专项调查研究……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条例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向社会发布。 材料二、新拆迁条例规定,因公共利益而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取消行政强制拆迁,禁止采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方式实施搬迁,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征收补偿价格不低于市场价;征收补偿方案需开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新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行使,彰显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有人认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征收我们房屋,就应该满足我们的要求。”请评析这一观点。


    正确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征收公民房屋,要满足公民的合法要求。对于个别公民的非法利益和无理要求,国家不予保护。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 第21题:

    2013年4月,某市政府有关部门就《市区住宅小区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就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公开征求群众意见,说明()。 ①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政府决策 ②该市政府坚持民主决策 ③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不受限制的 ④该市政府切实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针对频繁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国务院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国务院正确行使立法权 ②决策符合全体公众的意愿 ③公民理解决策,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改革部际协调小组”2008年10月14日发布《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说明()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我国公民与国家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③我国公民可以有序的政治参与 ④我国公民自由是具体的、绝对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统一的,自由是相对的,没有无纪律的自由,④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