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找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甲办事,甲对乙说:“你的要求不符合规定。”乙说:“那你忙,我先走了。”但走时没有带走放在甲的办公桌上的置有10万元现金的档案袋。甲随手将钱扔在办公桌抽屉内,钱没有还给乙,也没有上交,也没有替乙办事,甲的行为()。A.构成侵占罪 B.构成贪污罪 C.构成受贿罪 D.不构成犯罪

题目
乙找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甲办事,甲对乙说:“你的要求不符合规定。”乙说:“那你忙,我先走了。”但走时没有带走放在甲的办公桌上的置有10万元现金的档案袋。甲随手将钱扔在办公桌抽屉内,钱没有还给乙,也没有上交,也没有替乙办事,甲的行为()。

A.构成侵占罪
B.构成贪污罪
C.构成受贿罪
D.不构成犯罪

相似考题
更多“乙找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甲办事,甲对乙说:“你的要求不符合规定。”乙说:“那你忙,我先走了。”但走时没有带走放在甲的办公桌上的置有10万元现金的档案袋。甲随手将钱扔在办公桌抽屉内,钱没有还给乙,也没有上交,也没有替乙办事,甲的行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听说乙有一祖传玉石,遂前往询价,甲问:你多少钱卖?乙说:你出多少钱?甲问:15 万元卖不卖?乙说:20 万元可以马上拿走。甲未置可否。三天后,甲携款20 万元前来购买,乙说:25 万元才能卖。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乙说“你出多少钱”属于要约
    B.乙说“20 万元可以马上拿走”属于要约邀请
    C.甲携款 20 万元前来购买时合同成立
    D.乙说“25 万元才能卖”属于要约

    答案:D
    解析:
    乙说“你出多少钱”属于要约邀请,因为此句话是乙向甲作出的希望甲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内容不是具体确定的,A项错误。乙说“20万元可以马上拿走”属于要约,因为内容具体确定,包括了拟订立合同的必备条款,且表明经甲承诺,乙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B项错误。乙的要约是“20万元可以马上拿走”,履行期限是“马上”,根基《合同法》第23条的规定,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是甲未置可否,三天后前来购买,相当于对履行期限进行了变更,是对要约的实质性更改,因此甲的行为不是承诺,而是新的要约,不能导致合同成立,C项错误。甲携款20万元前来购买是新的要约,表明甲愿意20万元购买该玉石。但是乙说“25万元才能卖”,即对甲的要约进行了实质性更改,不是承诺,是新的要约,D项正确。

  • 第2题:

    甲与乙住同一小区,某日甲撬开乙的房门进入乙的房间。殴打乙之后向乙要钱。乙打开保险柜拿出10元递给甲,说:“我这里只有这么多了。”甲大怒,将10元扔还给乙,并说:“看来你比我更需要这10元钱”。甲见乙长得漂亮,就对乙提出了性要求,并强拉乙。乙说:“刚才被你打得头晕,人有点不舒服,要不晚上我去找你吧。”甲同意,遂返回家中。甲走后乙报案,甲在家中被抓获。关于甲的行为,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抢劫罪中止
    B:抢劫罪未遂
    C:强奸罪未遂
    D:强奸罪中止

    答案:A,C
    解析:
    【考点】犯罪未完成形态。详解:甲抢劫乙时,乙只有10块钱,甲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甲意志以外的原因,甲成立抢劫罪未遂。而甲实施强奸行为时,在乙提出晚上去甲家时,甲本可以当场拒绝而直接实施强奸行为,甲当时自动放弃了犯罪,不属于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放弃犯罪,故成立强奸罪中止。选项A、C错误,B、D正确。

  • 第3题:

    甲和乙是同一办公室的同事,有一天乙没有来上班,找乙办事的人都被甲用“乙不在,没有来上班”给挡回去了。如果你是甲你会怎么做?


    正确答案: (1)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2)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3)如果乙没有来上班,而恰好找他来办事情的人又很多,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同事,我会主动地向来人说明情况,并询问他们要乙办理的事情是公务还是私人事务,如果是公务,如果我能够代办,我会在单位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替乙代办,如果我不能代办,其他的同事能够解决,我会找到其他的同事,在征得同事同意的情况下,让其他的同事代办。如果是乙必须亲自办理的事情,在不涉及私人隐私的前提下,我会详细地替乙记录下来,等乙上班后把情况告知于他。
    (4)有人说,在机关单位工作,“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非常严重。我认为那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的主流还是好的。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只有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树立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协作,互相帮助,团结一致,我们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的集体才是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战无不胜的集体。只有这样,我们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稳固,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 第4题:

    单选题
    某晚甲向乙借5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能赢2万的话,将还给乙1万元。”甲果然当天晚上赢了25000元,但事后只给乙还了5000万,拒绝还给乙1万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
    A

    判甲违约

    B

    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C

    没收甲的赌博赢利

    D

    判决没收甲、乙的全部赌资资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出现时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A

    债务人李某将欠王某的1万元钱还给了王某

    B

    张三欠自己哥哥张二两万元,不久张二因车祸去世,张三是张二的唯一继承人

    C

    甲借乙3万元,为期一年,但过了4年乙也没有向甲要钱

    D

    甲偿还拖欠乙的两箱啤酒,乙拒绝受领,甲便将啤酒放在乙的门外,后被乞丐偷走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姐姐上街买菜回来后,就随手把手里的一些零钱放在了抽屉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钱买菜的时候发现抽屉里的零钱没有了,于是,她就把三个妹妹叫来,问她们是不是拿了抽屉里的零钱,甲说:“我拿了,中午去买零食了。”乙说:“我看到甲拿了。”丙说:“总之,我与乙都没有拿。”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在说谎,那么到底谁在说谎?谁把零钱拿走了?

    正确答案: 丙说谎,甲和丙都拿了一部分。假设甲说谎的话,那么乙也说谎,与题意不符;假设乙说谎,那么甲也说谎,与题意不符。那么,说谎的肯定是丙了,只有甲和丙都拿零钱了才符合题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某商店失窃,职员赵甲、钱乙、孙丙、赵丁四人涉嫌被调查。赵甲说:除非我没有作案,钱乙才作案。钱乙说:我和孙丙都没作案。孙丙说:除非赵甲作案,否则钱乙不会作案。赵丁说:赵甲和孙丙两人至少有一人作案。已知赵甲、钱乙、孙丙、赵丁四人只有一人说真话,那么作案者是?

    A.赵甲。
    B.钱乙。
    C.孙丙。
    D.赵丁。
    E.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大家都认为初三的甲某比较厉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三的乙某借钱,乙某因惧怕甲某,被迫将每天吃早点钱和其他零钱,共1000余元交给了甲某。事发后,甲某说:是乙某主动给的,我又没犯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乙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 )”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如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权限,则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 B、如认为盗窃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 C、如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 
    • D、甲虽未实施恐吓行为,但如乙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乙找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甲办事,甲对乙说:“你的要求不符合规定。”乙说:“那你忙,我先走了。”但走时没有带走放在甲的办公桌上的置有10万元现金的档案袋。甲随手将钱扔在办公桌抽屉内,钱没有还给乙,也没有上交,也没有替乙办事,甲的行为________。
    A

    构成侵占罪

    B

    构成贪污罪

    C

    构成受贿罪

    D

    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甲从乙处借了5万元钱。甲的老友丙表示愿意替甲偿还债务,并与甲签订了债务承担协议。但是没有征得乙的同意。那么: 如果乙表示同意,但丙没有实际替甲还款,那么乙应向谁主张责任?

    正确答案: 应当由丙承担责任。
    乙同意债务承担协议后,丙成为债务关系中的新债务人,原债务人甲退出债权债务关系,不再是债的当事人,因此无须再对原债务承担责任。丙作为新债务人,在没有履行的情况下,应当承担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大家都认为初三的甲某比较厉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一的乙某借钱,还说如果不拿钱来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乙某因惧怕甲某,被迫将每天吃早点钱和其他零钱,共1000余元交给了甲某。事发后,甲某说:是乙某主动给的,我又没犯罪。()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