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有什么指导意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什么?对学校教育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的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但是实际情况中,学校里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前者是由教师施于学生身上的;后者是学生自我强化,如从学习结果中得到满足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2)强化理论的主要倾向是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生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3)强化理论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教育上广为流行的程序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其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通过强化原则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该理论,教师可广泛采用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确实能收到一时之效果,奖励与惩罚使用不当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有碍学生的人格发展,使学校演变成分数主义和升学至上。

  • 第2题:

    课程计划对教师有何指导意义


    答案:
    解析:
    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一是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教学和其他活动的要求;二是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四是综观学校教育、教学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

  • 第3题:

    1、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对英语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转变教师角色。;发挥测试的积极作用。;实施任务型教学。

  • 第4题:

    课程计划对教师有何指导意义?


    答案:
    解析:
    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一是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教学和其他活动的要求;二是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四是综观学校教育、教学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

  • 第5题:

    掌握档案的本质属性对实际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掌握档案的本质属性,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可以了解档案与其它文献资料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档案是特定的形成者直接使用的各种文献信息的转化物,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与面貌,不是事后编写或另外收集的文献信息。图书、情报、资料等信息是人们思考、编写出来的供人们学习、阅读、研究之用的;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维护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真实性,档案一经形成之后,不能进行内容上的修饰、涂改、删除和物理形态的改变,否则会破坏其历史原貌,使档案失真;档案不是指漫无边际的文献信息,而是指以备查考利用而归档保存的那一部分,除档案之外,其它任何文献信息都不需要归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