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 )。A.14B.12C.17D.20

题目

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 )。

A.14

B.12

C.17

D.2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共50名学生,17人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则有33人在其中一次或两次测验中得过满分。而得到满分的总人次为26+21=47,因此,在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为47-33=14。
更多“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 )。A.14B.12C.17D.20”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不好.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施测时间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数学测验的第7题满分为15分,该题考生的平均得分为9.6分,则该题的难度为( )。

    A.0.64

    B.0.55

    C.0.43

    D.0.21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数学测验的第7题满分为15分,该题考生的平均得分为9. 6分,则该题的难 度为( )。
    (A) 0.64 (B) 0.55
    (C) 0. 43 (D) 0.21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现欲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使用同一个数学测验间隔一个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施测,两次施测的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0。同时学生因无法读懂该测验题目,在两次测验中的分数偏低。就这个被试样本而言,关于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C.信度低,效度高
    D.信度低,效度低

    答案:B
    解析:
    被试接受该测验的重测信度值为0.90,说明该测验的信度较高,但学生未能读懂测验题目,说明该测验未能真正测到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该测验的效度较低。

  • 第5题:

    某班共有56名学生,在第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4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数学测验中有33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14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 A、12
    • B、13
    • C、14
    • D、15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林教授是河北人,考试时,他总是把满分给河北籍的学生。例如,上学期他教的班上只有张贝贝和李元元得了满分,她们都是河北籍的学生。为了检验上述论证的有效性,最有可能提出以下哪个问题()。

    • A、林教授和张贝贝、李元元之间到底有没有特殊的亲戚关系
    • B、林教授为什么更愿意把满分给河北籍的学生
    • C、林教授所给满分的学生中是否曾有非河北籍的学生
    • D、张贝贝和李元元的实际考试水平是否与她们所得到的成绩相符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在某次测验中,高水平学生得到了高分,低水平学生得到了低分,说明该测验的哪种质量指标高?()

    • A、效度
    • B、信度
    • C、区分度
    • D、难度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不好。

    • A、效度
    • B、施测时间
    • C、信度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不好。

    • A、效度
    • B、施测时间
    • C、信度
    • D、常模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在一项学习测验中,如果所有学生都得了高分,则表明()

    • A、测验的难度系数低
    • B、测验的区分度高
    • C、测验的信度高
    • D、测验的难度系数高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林教授是河北人,考试时,他总是把满分给河北籍的学生。例如,上学期他教的班上只有张贝贝和李元元得了满分,她们都是河北籍的学生。为了检验上述论证的有效性,最有可能提出以下哪个问题()。
    A

    林教授和张贝贝、李元元之间到底有没有特殊的亲戚关系

    B

    林教授为什么更愿意把满分给河北籍的学生

    C

    林教授所给满分的学生中是否曾有非河北籍的学生

    D

    张贝贝和李元元的实际考试水平是否与她们所得到的成绩相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数学测验的第7题满分为15分,该题考生的平均得分为9.6分,则该题的难度为()。
    A

    0.64

    B

    0.55

    C

    0.43

    D

    0.21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班学生50名,在第一次考试中26人满分,第二次21人满分,如果两次都没有得到满分的有17人,那么两次都得到满分的多少人?( )

    A.7 B.12 C.14 D.30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某测验题的满分为15分,考生在该题上的平均得分为9. 6分,则该题的难度值约为( )。

    (A) 0.21 (B) 0.43
    (C) 0.55 (D) 0.64


    答案:D
    解析:
    —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测验项目为问答题或不能用二分法记分时,一般 用公式P X 100%来计算难度。无为全体受测者在该题上的平均分,Zmax为该题的满分。

  • 第15题:

    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 )。

    A. 14人
    B. 12人
    C. 17人
    D. 20人

    答案:A
    解析:
    用集合法26+21+17-50=14。故答案为A。

  • 第16题:

    某班有 6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 32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 27人得满分。 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 17 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 13 人
    B. 14 人
    C. 15 人
    D. 16 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集合问题。(32+27+17)-60=16(人)。所以正确答案为D。

  • 第17题:

    当一个测验由多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

    • 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
    • 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
    • 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
    • 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反复横跨测验中两次测验之间不得休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某班有学生50人,有26人在第一次考试中得优,有21人在第二次考试中得优,有17人在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得优,那么两次考试都得优的学生人数是()

    • A、11.0
    • B、12.0
    • C、13.0
    • D、14.0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不论难度测验还是速度测验,一般应该让更多的受测者得满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韦克斯勒智商测验中得了100分,这说明了什么?()

    • A、该生得了满分
    • B、该生智商在所有人中排中等
    • C、该生在同龄人中智商排前面
    • D、该生在同龄人中智商排中等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判断题
    不论难度测验还是速度测验,一般应该让更多的受测者得满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当一个测验由多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
    A

    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

    B

    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

    C

    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

    D

    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